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降压效果、逆转左室肥厚以及改善心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有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的患者86例,对患者进行坎地沙坦口服治疗,疗程为12个月。治疗过后,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厚度、血压以及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等的改变,分析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降压效果、逆转左室肥厚以及改善心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过后,总有效率为100%,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明显下降,IVST、LVPWT、LVMI、LVDd以及LVM等数据明显下降,CO、Edc、LVEF以及E/A等数据明显升高。结论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十分有效并且安全,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明显逆转LVH,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临床给予厄贝坦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连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肌酐、24h尿蛋白)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厄贝沙坦口服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尿蛋白丢失并改善尿素氮和肌酐代谢紊乱,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病例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1.11%,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受到影响。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口服吸收效果好,作用持久且平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均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的认识,更加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通过分析1例81岁女性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血小板下降的不良反应虽然较少,但一旦发生,严重者可致脑出血,因此要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权衡利弊,降低用药风险。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引起血小板下降,临床使用时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提高防范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司坦唑醇在小儿皮肌炎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疗效。方法18例确诊为小儿皮肌炎患儿按照病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司坦唑醇进行治疗,病情一般的患儿按疗程口服强的松,较重的患儿首先使用甲基强的松治疗,一定缓解后口服强的松,观察18例患儿的疗效、随访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患儿经过治疗后16例缓解,2例进步;缓解的16例患儿停药半年后1例出现复发,2例进步的患儿采取低剂量维持治疗未现复发;18例患儿中肌肉萎缩、下蹲困难、关节挛缩症状各出现一例,3例出现关节钙化。结论小儿皮肌炎病程进展缓慢、起病较急,病情严重,采用肾上腺激素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以及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的时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以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压以及血糖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水平,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采用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生的14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年龄、既往疾病、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的一般过敏性反应。结论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早晨给药组(88例)和晚间给药组(8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替米沙坦治疗,每次80mg,每天1次,早晨给药组在早晨八时服用,晚间给药组在晚间八时给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杓型血压比例。结果治疗前,早晨给药组和晚间给药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晚间给药组患者中杓型血压者比例显著高于早晨给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其用药时间密切相关,晚间服药的患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早晨给药,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如何预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检索2000~2011年国内期刊报道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案例82例,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类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引起系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双硫仑样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以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结论医师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中应警惕和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的2级和2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44例,分成两组,每组22例,其中用厄贝沙坦的为A组,用依那普利的为B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位86.4%,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2.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都有效,但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好于依那普利(P<0.05),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广泛运用厄贝沙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LVEE与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E及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ST段压低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LVEE与心电图,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51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以98.0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建议临床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晨服和晚服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168例高血压患者分成晨服和夜服组,各为79例患者,治疗后观察SBP/DBP、dSBP/DBP和nSBP/DBP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由非杓型高血压改变为杓型高血压。而晨服组为19例,占24.1%;夜服组为51例,占64.6%,两组治疗后,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两组患者在SBP和DBP上进行对比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替米沙坦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显著降低高血压,达到保护人体器官等方面的作用,可帮助患者改善夜晚血压起伏,减少非杓型血压患者的例数,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