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心功能测定,评价治疗后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1例扩张型心肌病符合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行CRT治疗,并分别于术前3天内和术后3个月接受心脏超声检测,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径、EF值,Tei指数。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F值显著增大(P<0.05),Tei指数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善可能早于结构的逆转。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超声科进行妊娠中、晚期胎儿系统产前超声诊断或针对性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孕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6805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筛查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运用节段分析法明确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类型,并通过病理尸体解剖或产后超声随访对照,分析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诊断中的运用价值。结果6805例孕妇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209例,其中单纯型心脏结构异常者95例,复杂型心脏结构异常者114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运用节段分析法能系统、有序地分析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尤其对复杂型先心病能提供更准确、更完善的诊断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脏MRI检查电影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0~69岁;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其中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55~66岁,均无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家族史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应用心脏MRI分析软件,对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病患者组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壁厚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2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内径虽有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级患者各项指标则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病各级患者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有明显增厚(P<O.05或P<0.01),2、3级与l级相比室壁增厚更为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MRI扫描能够精确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异常变化,对临床上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造成的各类心衰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使用障碍者其大脑脑灰质结构改变与精神症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MA使用障碍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精神状态,并用核磁共振成像(MRI)采集脑结构影像学数据,测定脑灰质体积,比较两组SCL-90评分与脑灰质体积。结果SCL-90量表比较上,两组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灰质体积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使用障碍者精神症状与健康体检者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和大脑灰质结构改变有关,但还需进一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发生中央拱高时前房结构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内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100名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前记录前房角色素分级并通过房角镜检查房角,并测量前房容积以及前房角的宽度,分别以ACV和ACA表示。手术治疗完成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继续测量ACV、ACA以及中央拱高,同时对前房角色素分级进行记录,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ACV、ACA以及中央拱高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拱高为(512.23±115.43)μm、(506.86±112.21)μm、(502.21±105.12)μm;ACA减少量为(13.86±2.21)°、(13.35±2.06)°、(13.04±2.11);ACV为(94.21±13.43)mm3、(94.03±13.04)mm3、(93.95±12.32)mm3。无房角色素分级为Ⅱ级以上患者,中央拱高程度越高ACV、ACA减少量越大,呈正相关性。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表现出前房容积降低,中央拱高对前房结构关系密切,与ACV、ACA减少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0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分别进行纠正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以及降压等常规的医疗处理。观察组35例,同样分别进行纠正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以及降压等常规的医疗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例(E/A)。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后LVEF以及E/A明显高于治疗前,LVMI、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LVMI、LVEF、LVEDD以及E/A均无显著的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疗法治疗对左房结构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集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房功能指标、结构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70例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结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6个月后肺容量指标有明显的提高,P<0.05;肺通气功能和肺弥散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容量,但是对肺通气、弥散功能影响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不同结构性影像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4月01日在我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选择300例,根据不同结构性影像学类型将脑梗死分为大灶梗死、中灶梗死、小灶梗死及腔隙梗死四型,入选患者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住院日14天,在入院时和入院第2周末各评分一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不同结构性影像学类型的相关性,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大灶梗死、中灶梗死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与小灶梗死、腔隙梗死有差异(P<0.05);小灶梗死、腔隙梗死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灶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各亚型自身对比,除大灶梗死没有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余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不同病灶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各亚型自身对比,大灶梗死、腔隙梗死无显著性变化(P>0.05),中灶梗死、小灶梗死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不同结构性影像学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治疗时应该检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效果。方法选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谷氨酰胺治疗;治疗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肠道微生物菌落数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1.1%,高于对照组的69.6%;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使肠道微生物结构保持理想状态,在短时间内控制腹泻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药物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性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中实施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孕检及分娩产妇500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中实施胎儿超声结构筛查。结果在NT厚度测量成功率方面,500例产妇中11例胎儿出现异常,占2.2%,正常胎儿489例,检测到NT厚度胎儿479例,占98.0%,21例胎儿检测到NT增厚,453例胎儿检测到鼻骨长度,占92.6%;在异常胎儿情况方面,11例胎儿中,孕期6例胎儿出现畸形,2例出现在孕11~13周,4例出现在孕13周后,2例产妇胎儿在宫内死亡,1例产妇染色体异常,2例产前检查未出现异常,新生儿期出现异常。结论孕11~13周产妇超声诊断,能够实现对部分解剖结构严重畸形胎儿有效诊断,尤其NT值超过3.6mm胎儿,存在有非常高畸形可能性。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是指正向TIMI血流0级,且冠状动脉闭塞≥3个月的病变,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中仍未被攻破的最后“阵地”。CTO病理解剖结构包括近端纤维帽、远端纤维帽、微通道、坚硬的粥样斑块及钙化区域、坏死区域,深入了解CTO病理解剖是介入成功的基础。knuckle导丝技术既经济又可快速、高效的开通CTO病变已是当前常用技术,尤其是pilot200导丝行knuckle技术成功率较高,本文结合CTO组织病理结构探讨pilot200导丝运用于knuckle导丝技术如何快速高效开通CTO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72名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RSsNP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诊的患者有60名,12名患者退出研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普通CRSsNP治疗,对治疗组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剂量罗红霉素片,150mg/d。幼儿剂量罗红霉素片,2.5-5mg/日,一次服用。通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患者进行喷鼻,一天一次。结果通过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达到70%,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在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时,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近6年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成构情况,在献血人群中有针对性招募筛选合格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充足的血小板,保障临床急救需求。方法通过对2009~2014年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性别、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民族构成、文化程度、血型分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年共有3009人次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4903个治疗量,捐献人次及捐献量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941,年龄以文化程度以初级中等教育、高中为主占(64.60%),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60.01%);临床使用单采血小板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2009年的522.5个治疗量增加到2014年的1019个治疗量。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在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血型方面均有显著性特征,若按现有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及血型占比情况计算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制定招募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招募方案,以招募动员巩固稳定更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为临床提充足的单采血小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位血压正常和体位性低血压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科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年龄60至85岁,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将他们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及体位血压正常组。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min收缩压下降或(及)舒张压下降20/10mmHg;体位血压正常是指立卧位血压下降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用心脏超声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有45例(37.5%),体位血压正常的有75例(62.5%)。2、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观察,体位正常血压组与体位性低血压组间比较主动脉根部内径(mm)(25.5±4.49,30.3±5.26)、室间隔厚度(mm)(10.5±1.24,11.2±2.41)、左室后壁厚(mm)(9.2±1.12,9.7±1.45)、每搏量(ml)(58.2±7.21,52.1±8.37)射血分数(%)(59.25±10.13,52.33±9.81)、左室质量(g)(201.1±44.54,224.5±43.23)、左室质量指数(g/m2)(110.3±24.52,124.3±22.21)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有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较体位血压正常患者使心脏功能和结构受损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