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沈阳临床观察了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药物组成:青藏龙胆、烈香杜鹃等。用法:每次3g,日3次。结果显示:本组114例患者,其中急性支气管炎74例,痊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单项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咽痛、流涕)的有效率分别为88.78%、73.52%、29.41%、97.56%、94.57%、85.19%。临床疗效证实:十味龙胆花颗粒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兼治的作用,尤其对痰热证有良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表(NIHSS)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治疗4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67%,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天目地黄中梓醇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析两种成分在天目地黄中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其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用RP-HPLC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新鲜药材块根与全草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在天目地黄块根和全草中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梓醇主要分布于块根,在5月份成长期含量最高(3.42%);而毛蕊花糖苷主要分布在全草,于6月份开花结实期含量较高(0.47%)。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天目地黄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灯盏细辛、灯盏花素注射剂用药情况,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费用管理,为制订北京市医疗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4年北京市5家医院医保患者灯盏细辛、灯盏花素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抽取2004年北京市5家医保定点医院的738份使用灯盏细辛、灯盏花素注射剂的医保住院患者病历,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灯盏”注射剂用药情况调查原始数据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病人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医保住院患者灯盏细辛注射剂平均剂量(172.4±19.1)mg,最大剂量225mg,最小剂量45mg;注射用灯盏花素平均剂量(45.2±12.0)mg,最大剂量100mg,最小剂量10mg,平均疗程(12.8±5.4)d,最长疗程55d,最短疗程1d:给药次数均为每日1次: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用药适应证总体与说明书适应证相符比例占28.3%,与2005年医保目录限制适应证相符率为57.6%,“灯盏“注射剂适应证人均合并使用药物5.6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5%。结论北京地区医保住院患者使用“灯盏”注射剂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等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用药行为。
简介:目的:评价摩罗丹和荆花胃康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Hp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病理组织学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老年患者70例资料,按住院床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摩罗丹与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Hp清除率和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皮内瘤、肠化生和萎缩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皮内瘤、肠化生和萎缩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摩罗丹与荆花胃康胶丸联用于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Hp感染的疗效较确切,有效地缓解了病情,提高了Hp清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