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本文首先探讨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等。随后,提出了优化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涵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个层面。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指在 10kV 线路上完成的带电作业,整个作业过程在不断电状态下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作业的难度和风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分析带电作业的危险点,并研究防控措施,以保障带电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在配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不停电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提高居民用电的幸福水准来讲,带电作业将会逐渐代替传统的停电作业。基于作业模式的改变以及现场情况的复杂度升高,传统的遮蔽工具无法满足工作安全的要求。因此,要结合工作经验对工器具进行改良或研制,并实施科学的检测试验,以保证安全性能,发挥其作用。 1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分析 1.1 线路结构特殊 10kV 配电线路是常见的一种配电线路,其结构具有多样性。最常见的结构是单回 10kV 三相线路,配电线路比较简单,易操作;还有相对复杂的配电线路,如同杆双回线路,即同一个杆塔上有两回 10kV 三相线路,在这种配电线路结构中,有两回 10kV 三相线路并排通过,在带电作业时,常常会因线路密集而加大斗臂车操作的困难度,给带电作业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 1.2 使用不规范作业器具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通常会使用大量绝缘器具。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绝缘工具会发生磨损或损坏的情况,使绝缘性降低甚至丧失,形成带电作业危险点。此外,如果绝缘器具超出了规定的使用年限,其绝缘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一旦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中选用了超出使用期限或失去绝缘性的绝缘器具,将会对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1.3 外力产生的破坏 从线路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外力产生的破坏是较为严重的。配电线路投入使用后,外力产生的破坏是较为严重的,这里所说的外力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施工建设等。通常来说,配电线路多位于道路两侧,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线路的杆塔受到了撞击,那么线路运行必然会受到影响。从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操作和规范要求并不吻合,甚至未对施工地点予以考察,这样一来,线路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4 使用的设施是较为陈旧的 从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选用的配电设施如果不够先进的话,也会引起故障。电力企业对配电线路是较为关注的,设施也得到了更新,然而投入使用后,检修工作并未得到重视,这样一来,线路会逐渐老化,设施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这对供电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 2 10kV 配电线路的检修技术措施 2.1 做好故障排查工作 对配电线路予以检修时,故障线路必须要重点关注,可采用分段检查方式来寻找故障位置,进而对故障类型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策。对线路故障予以分析可知,类型主要有两种,即隐性接地、明性接地,将故障类型予以明确后,必须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隐性接地故障是相对复杂的,因而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方法,这样可以使得检修效率大幅提升,人员、物资的投入量也能够得到控制 2.2 提前做好现场勘查 若想使得 10kV 配电线路的检修有序展开,从事检修工作的相关人员除了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外,同时要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除此以外,现场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检修过程中必然要使用一些专业设备,检修人员必须要能够予以熟练使用,这是保证检修效率的前提。对于检修人员来说,想要在短时间提高专业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是不现实的,然而提前对现场环境进行了解,掌握设备使用的具体方法是能够做到位的。在正式进行检修前,相关人员必须要提前熟悉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确保危险的发生概率能够切实降低,这样后续的检修工作也能更加顺利的完成。 2.3 安全交底方面 在安全交底方面,存在的危险点主要为:①工作票存在不合格现象;②安全措施不够全面;③技术交底不够清晰。为让此类危险点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预控措施为:首先,需要检修维护工作负责人员对工作票进行认真填写,工作许可人员以及签发人员需要认真审核工作票信息;其次,工作许可人以及负责人员需要对安全措施予以制定、审核、确认,对许可手续予以办理;然后,负责人员需要对工作班成员进行有效组织,对班前会予以召开,保证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质量,对工作票进行认真学习;最后,需要对负责人员、领导人员进行考核,要求其清晰作业任务、作业程序、危险点。 2.4 前期准备方面 在线路作业的检修维护工作前期准确阶段,存在的危险点主要为:①勘察不利;②材料机具不足;③交底不全面;④注意事项不明。对此,首先应对查勘内容予以全面制定,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其次,应做好机具设备检查工作与试运行工作;然后,需要负责工作人员在装箱前开展检查确认工作,保证材料数量、型号具有高度可靠性;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检修维护注意事项。 2.5 完善设备检修体系 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危险点较多,但是如果能够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应对,相信可以在内部不足的综合解决效果上更好的提升,针对有些问题的根源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认为,设备检修体系的完善,是必要性的举措。第一,所有的电力运维检修工作内容,都与设备存在密切关联,针对不同的设备检修,要执行差异性的方法和技术。例如,高压设备检修之前,要从总部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尤其是画面信息和民众反映的情况,检修人员必须携带正确的装备和仪器,对于防护装备要进行检查佩带,从而针对高压设备的检修,按照技术流程来操作,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第二,设备检修体系的完善,针对不同区域的工程特点,以及设备的投放原则和更新频率等,都要高度关注,有些新旧工程的交替过程中,设备的重新融合必须在参数上合理的调整,避免造成过载的现象。 2.6 绝缘手套作业法 此种方法是指作业人员应用绝缘人字梯或者是绝缘平台等设施,同大地保持绝缘并与带电体直接产生接触的方法。在作业过程中,带电作业人员应该穿戴全套的绝缘防护设施,以此来确保自身同外界一直处于绝缘状态。倘若在设备较多、空间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作业,就应该要求作业人员将绝缘板布设在相应的位置,从而将绝缘遮蔽工作落实好。一般来讲,作业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往往会使用绝缘斗臂车,这主要是因为其具备机械性强、绝缘性能好、作业面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倘若需要在斗臂车中进行作业,就应该采用绝缘杆或者是绝缘手套作业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一定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绝缘防护工作能够得以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危险隐患的概率,从而有助于提升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结束语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完善 0 . 4kV 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既能够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便利。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应该将带电作业技术的原理、电气绝缘和电场屏蔽等方面的工作落实好。另外,还应该对当前配网带电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充分了解,并及时构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进峰 . 试论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5):143-144. [2] 岳彩勇 . 浅析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策略 [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1):207-208. [3] 邓佳乐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策略 [J]. 低碳世界 ,2018(10):147-148. [4] 向文明 . 浅谈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其相应对策 [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3):147. [5] 陈福敏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对策 [J]. 低碳世界 ,2017(28):65-66.
简介:频率空间域地震波数值模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同时模拟多源的波传播、每个频率之间独立并行地计算、计算频带选择灵活、不存在累计误差、容易模拟粘弹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但是该方法的最大瓶颈是对于计算机内存的巨大需求。我们使用压缩存储系数矩阵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机内存的需求量。同时为了减少短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引用了频率空间域25点弹性波波动方程的差分格式,并使用了最小二乘意义下求出的优化差分系数。为了克服边界反射,采用了最佳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数值模拟试验证明:用压缩存储系数矩阵及优化差分系数的频率空间域25点差分格式进行弹性波正演模拟,可以减少数值频散,提高计算精度。使用较大的网格间距,降低计算机内存需求,并保持较高的计算效率。该正演方法为后续弹性波偏移和弹性参数反演提供较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 ] 湿陷性黄土引起自身的工程特性给地铁施工带来不少的困扰,进行降水,让土体排水后再次固结,为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是地铁施工有效措施。采取管井井点降水工艺,进行分段降水、超前降水,能创造地铁无水作业环境,改善作业条件,保障施工安全。
简介:摘要: 随着核心技术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类已经即将进入信息社会。无论是第三次革命,还是第四次无产阶级革命,生产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和各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都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将通过农历新年论坛解决有机会讨论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打破过去的发展。可以跳过一些中国传统习俗,以新的姿态紧跟他的技术,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CO2补偿点是作物生长模型中最基本的关键模型参数之一,本文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1949年前和1949—2005年中国华北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要品种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大量的系统测定,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模型进行拟合,以确定不同年代不同品种冬小麦CO2的补偿点。结果表明:中国华北地区冬小麦CO2补偿点随光强升高而降低,在800μmol·m-2·s-1光量子通量密度条件下,野生麦种CO2补偿点最高,达123.40μmol·mol-1。1949—2005年华北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中泰山1号CO2补偿点最高,达107.07μmol·mol-1;红秃头CO2补偿点最低,为57.25μmol·mol-1;不同品种冬小麦CO2补偿点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差值为49.82μmol·mol-1,说明华北地区冬小麦随品种演变CO2补偿点变化明显。建立了中国华北地区7个典型冬小麦品种包含CO2因子的直角双曲线光合作用模型,确定了不同年代不同品种冬小麦CO2的补偿点,为进一步建立包含CO2直接作用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机理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简介:摘要: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是EPC项目施工进展顺利的重要保证,能有效避免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EPC项目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显著,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在事实和法律条文上涉及内容比较广,处理难度较大,容易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企业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内容深入分析,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合同内容中的风险条款,对推动我国建设工程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法律风险点控制与防范对策研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的监管相对复杂,需要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进行建筑工程监管时,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明确各环节的监管要点,并采取科学的对策。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中的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的措施,从而为具体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