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渤海油田随钻着陆过程中气油界面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录井资料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识别气油界面的气测录井方法。首先通过气测重组分变化趋势初步识别气油界面,然后用气测比率参数趋势法验证确认,最后选择合适的着陆点位置,地质导向水平井着陆。该技术方法2015—2016年在渤海油田7口水平井进行的应用表明,可为水平井随钻着陆决策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成功避免了水平井二次着陆.平均每口井节约作业时间12h,7口井共降本近百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简介:由广东省石油学会物探委员会召开的'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8日—12日在桂林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石油学会物探委员会主任、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物探公司经理张建祥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南海东部、南海西部、东海、渤海等分公司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地矿部广州海洋勘探局及第六物探大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物探
简介: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使生物质热解油改质为烃类燃料或燃料中间体。快速热解是在缺氧条件下使生物质快速加热到中间温度(400-600℃),并将所产生的蒸气快速冷却为生物油,它可将所有生物质成分,包括木质素,转化为液体产品。快速热解可使质量和能量的约70%转化成液体产品。生物油即热解油包含许多与水互溶的含氧有机化学品和与油互溶的组分。
简介:现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主要以岩屑和岩心为检测研究对象,往往忽略钻井液对岩屑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影响,未能形成配套的钻井液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采用钻井液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依据对新配制或新加入处理剂钻井液、循环钻井液的动态监测和岩屑、岩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划分了钻井液对岩屑的4个污染级别,据以确定全井不同井段岩屑污染级别、污染值和主要钻井液污染物,为油气勘探现场快速决策建立了一套消除钻井液污染、评价烃源岩岩屑、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地球化学方法。
简介:目前,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单一参数线性预测法和多参数综合分析法两大类.近年来,多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技术应用较多,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并准确提取对砂体厚度反映灵敏的地震属性参数[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储层厚度和岩性在横向上的变化会引起其地震反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因而训练样本非常复杂,网络训练也难以收敛.
简介:公开号CN101190415A公开日2008.6.4申请人韩国燃气公社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由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的可溶盐、助剂和载体三者组成,其重量比为0.01—0.5:0.01—0.1:1。制备方法为:将载体浸渍到含过渡金属的可溶盐的溶液中,再加入助剂,室温搅拌,超声分散,室温静置,干燥,培烧后,再还原活化得到催化剂。使用方法为:将催化剂置于高压反应釜或微反应装置中,控制催化剂床层的温度为90℃-140℃,反应压力为0.6—3.OMPa。
简介:针对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依据黄土塬地区地震弯曲测线,充分利用有效的地震信息对目的层开展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在剖面上对渗透性砂岩展布的识别总结出5种方法,并且在平面上编制渗透性砂岩展布范围图,为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后期完钻井检查,其渗透性砂层厚度预测符合率达80%以上。
气测录井气油界面识别方法在渤海油田随钻着陆中的研究及应用
广东省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提出两种方法可使生物质热解油改质为烃类燃料
岩屑污染及真假油气地球化学识别方法——以柴达木盆地北缘YS1井为例
地震道波形分类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为例
制备用于从含二氧化碳的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的方法
一种用于由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沉积体系域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界延长组岩性油气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