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理性、理想始终落不到实处,尤其是理性被反理性强暴、理想被血腥扭曲的情势下,“启蒙”就是永恒的潜在主题;“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就一直是知识分子终极追求的动力,是良知未泯的作家躁动不安的灵魂的栖息地,是这些作家与历史、与民族、与未来联结的永

  • 标签: 巴金 20世纪 中国 浪漫主义 文学思潮 文学启蒙
  • 简介:晚清驻法公使曾泽留有一部长达5年多的使法日记。尽管它多记录“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公务,但若从语词入手,仍可从中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法兰西形象。语词是构成形象最基本的元素,由此切入,却有可能牵连出历史、思想、精神等深层次问题。本文从这部流水账似的使法日记中选取两词,尝试从词源、语义及翻译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这位晚清外交官如何言说法国、建构法国形象.同时展示出中国传统观念、语言文字围绕这两个词的“现代化”进程。

  • 标签: 曾纪泽 法兰西 语词 形象研究
  • 简介:有“军统第一杀手”之称的陈恭澍晚年在他的回忆录《英雄无名》中,多次提到一个名叫范行的人,言其身份模糊,行踪神秘,为人重感情,收集的情报质量极高,曾代理军统北平站站长,莫名失踪,后又神秘出现在上海,继续为其提供相当有价值的情报、陈于是怀疑他是国际间谍,并在回忆录第四章以“国际大间谍范行”为题,专门介绍了此人。

  • 标签: 传奇人生 爱国者 人事 国际间谍 情报质量 身份模糊
  • 简介:王文诰对昀的苏诗评点多有采用,其主要原因是二人对苏诗善于变化、不守故常等特点有着相近的看法,同时都注重对苏诗艺术的阐释和解析。但王文诰对昀评点也多有不满和驳难,王文诰反对昀以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评论苏轼,同时反对昀对苏诗用语、用韵方面的指责。透过这些现象可以考察王文诰的诗学宗尚、注释特点和注苏心态,确定其在苏轼研究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 标签: 王文诰 纪昀 引用 驳难
  • 简介:当代西方学术知识从20世中后期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空间观念,颠覆了传统空间观念中空间的从属性和同质性,空间成为事物存在的本体纬度,充满了异质性。20世中后期的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是参与这种“空间转向”的重要组成。在当代空间视野下:文学空间自身就是现实空间的重要组成;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的呈现最终借助于对文本的多次、多重阐释;文学阐释和研究本身成为文学空间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一种空间结构。

  • 标签: 空间理论 本体性 异质性 文学观念 文学研究
  • 简介:作为20世西方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左翼戏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终结于上世纪70-80年代。在超过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历程中,它经历了30和60年代两次高潮,开创了以否定、反叛、颠覆为核心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与任何门类的艺术一样,左翼戏剧的繁荣和发展有赖于相应的戏剧理论的成熟和引导。纵观20世西方体系化且产生了世界影响的左翼戏剧理论,

  • 标签: 世界戏剧 左翼戏剧 戏剧理论
  • 简介:《辛亥诗》是诗人商泽军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创作的一部长诗.此作品以抒情长诗的形式。反映了从始皇帝到溥仪,帝制在这片土地上稳稳走了两千年.终于.在晚清这个刻度上,帝制走到了黄昏,人民迎来了黎明。积贫积弱的中国触底到反弹,从黄昏到夜幕.从黎明到曙光的艰苦磨难和寻找民主与尊严的辉煌历程.

  • 标签: 抒情长诗 创作 纪念 辛亥革命 积贫积弱 帝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8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蓬莱参与建设21世“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分析,提出了蓬莱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几点思考。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优势分析
  • 简介:  日本作家三岛由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生于东京.1946年,三岛的短篇小说经川端康成推荐,在杂志发表;两年后,他辞去公职,成为专业作家.1954年,三岛的中篇小说获第一届新潮文学奖,并在两年后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从此三岛的作品在海外出版逐年增多.1965年,三岛首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两年后再次被提名.然而,三岛却在1970年剖腹自杀.……

  • 标签: 世人眼中 侧成峰 岛纪夫
  • 简介:活着进入21世──九十年代文化眺望毛峰如果说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开始觉醒的时期,那么九十年代则是这种当代性充分展现其令人瞠目的活力、令人扼腕的危机与令人鼓舞的前景的时期。九十年代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是长久隔绝于国际环境之外的中国文化人渴望与国际...

  • 标签: 九十年代 21世纪 行为艺术 音乐电 人文知识分子 装置艺术
  • 简介:尼采的著作中轻视女人的言论十分著名。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赫西俄在《神谱》和《劳作与时日》中的女人神话叙事,把赫西俄和尼采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看似毫无共通之处的作家联系起来,解读从赫西俄开始并根本影响西方文明的潘多拉之谜,揭示从赫西俄到柏拉图、再到尼采以哲学沉思诗人身份和诗歌职能的思想的相互承传。

  • 标签: 潘多拉 赫西俄德 尼采
  • 简介:<正>2004年深秋,一部名叫《Alma》的舞台剧在美国百老汇隆重上演。此剧的海报是一樽有着华美的红色花朵饰边的阿尔玛青年时代的头像。豪放的美国人以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位后来移民到美国

  • 标签: 阿尔玛 马勒 申德 红色花朵 艺术歌曲 卡内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所以我们看到柏拉图讲到很多自然事物的ειδο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尊重表现在他们不认为自然事物是完全清楚明确的有限的东西,但是没有讲到自然的ειδος

  • 标签: 柯林伍德自然 自然观念 观念读
  • 简介:把《芒博琼博》撰写成一部后现代试验小说。他采用妙趣横生的笔触,解构西方文明,揭示了异质建构、历史人物、黑人魂与各类戏仿之间的内在关联。图形拼贴性、意识流淌性和学术严谨性促使了文本形式与异质建构的有机结合。里以戏说的方式刻画了古埃及人物、古希腊人物和现代史人物,把“真实的历史”和“作家想象”相糅合。吉斯·格鲁的传播路径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了歌曲与舞蹈、艺术与巫术、神话与宗教、阶级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历史受害者的角度提供了认知世界历史和神话传说的一个黑人版本。

  • 标签: 《芒博琼博》 依什梅尔·里德 戏仿 吉斯·格鲁
  • 简介:长期以来,德国存在主义思想家海德格尔对著名诗人荷尔林诗作的阐释,一直被批评理论界视为文化诗学的一大典范,但事实上这乃是一种粗暴批评的突出个案。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种“思”对“诗”的僭妄,而批评主体对诗人的文本缺乏必要的尊重则是症结所在。本文试图结合相关方面的思考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希望能由此而引起人们对一种眼下相当流行的批评范式,保持一份理性的反省精神。

  • 标签: 荷尔德林 诗人 批评主体 批评范式 为文 文化诗学
  • 简介:<正>一、弗洛伊思想对全球文学批评的意义文学创作与文艺心理学紧密相关,精神分析学是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弗洛伊创立精神分析学伊始,就希望它能够广泛涉猎人文社会学科,而不仅局限于临床医学上的运用,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这也属

  • 标签: 文学批评理论 精神分析学 文艺心理学 文学创作 精神分析法 隐意识
  • 简介:《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最重要、也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米切尔用诙谐、深沉的笔墨,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瑞·巴特勒就是其中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最具魅力的男性角色。本文通过对小说的重新审视,尝试分析瑞·巴特勒的艺术形象,为对小说的深层感悟奠定基础。

  • 标签: 《飘》 瑞德·巴特勒 男性角色
  • 简介:<正>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有多种声音。而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声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还把什么东西都往一起搅,这样就越是说不清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有多种声音。而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声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还把什么东西都往一起搅,这样就越是说不清楚,无助于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 标签: 参拜靖国神社 勃兰特 南京大屠杀 中日关系 毒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