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著名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先生曾经指出:“明末清初的诗文集,未刊的很多.寂寞无闻未经人注意者,还不在少数”.死于清初康熙二年(1663)庄史案的学者张隽就是其中一位.张隽生平事迹零星琐碎、散见各书,著述亦多为抄本,有些已经佚失,故其人其文鲜为人知.本文则辑录有关记载,略加考释,将其生平与著述缀集成篇,不至使一代学人湮没无闻.张隽字非仲,一字文通,别号西庐,人称“非翁”.世居吴江洚溪.“少即颖悟,弱冠即见赏于元璐倪公,目为大器.一时名贤如杨维斗、章拙生辈皆订道义交”.顺治末,应吴兴南浔庄氏之聘,参与删定纂削明史,稿成付梓.因书中多指斥清廷语,案发就逮,“被戮于杭之弼教坊”.
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煦,在1940年,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面对外敌入侵,国难当头,毅然归国,受聘在母校交通大学讲授"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开中国电信科教事业之先河。世途多磨。1957年,与人与事无争的张煦也身不由己地被卷进那场政治风暴。张煦从此步入坎坷人生。至70年代初,他翻译出版了《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和《通信传输系统》三本美国名著,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批关于数据通信的系统教材。70年代末,久处逆境的张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秋,他调回阔别22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张煦先后亲授近千名高级科研与教学人才(或谓,直接受他教诲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近千人),著述(含译著)近900万字。贡献卓著。1997年7月7日,香港文汇报整版刊登张煦的照片和事迹。光纤通信发明家、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高锟博士读后认为,张煦对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被称为"中国通信界元勋"当之无愧。
简介:张蕴钰,字海城,1917年生于河北省赞皇县,简师肄业。1937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大队长,副团长,旅、军、兵团参谋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朝鲜上甘岭战役、辽东抗登陆战役演习。曾任北平军调执行部中共第25小组组长,调处“安平事件”。1958年,由兵团参谋长调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参与组织指挥我国首次原子弹、氢弹、核导弹、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等重大国防科研试验。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出版《戈壁言情》《初征路》《奚囊集》《张蕴钰诗词集》等。1985年在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职务时离休。后任解放军“红叶”诗社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08年8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