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在前期调研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服务提供决策建议。方法对重庆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名主管社区护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影响重庆市社区护理服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区护理服务经费不足;社区街道、居委会及居民配合程度较低;社区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结论重庆市社区护理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差距。政府应调整相关政策,吸引优秀护理人才到社区工作;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宣传;应逐渐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向辖区老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为调动老人们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方法进行三个月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在干预前后向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干预前后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干预前后老人参加户外活动情况调查表”等表格,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收集干预前后的资料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资料,两组数据统计结果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社区护士向老人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很有效。
简介:目的观察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上海市高桥社区医务人员的影响效果,为制订科学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上海市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的不良生活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观察干预1年后职工健康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吸烟方面:干预前和干预后吸烟率分别是12.82%、5.13%,每天平均吸烟量分别为(17.67±9.11)支和(8.17±7.44)支,被动吸烟分别为43.59%、12.82%;身体活动情况:干预前后员工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3.76%、48.71%,干预前后表示会参加健康促进活动的比例分别为48.72%、82.91%;膳食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每天食盐摄入量和食用油摄入量的知晓率分别是82.91%、49.57%,干预后分别是100.00%、95.73%。职工在吸烟和被动吸烟、运动、膳食知识知晓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不良生活方式有改善作用,值得长期坚持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构建的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对南京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使社区基层有统一的标准可依,更好地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方法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构建了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下称标准化质控),包含门诊和病房2个质控标准体系,2018年应用该标准体系对南京城区6个区共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与2017年6城区同样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化质控后,不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得分差值11.18~18.05分(t值13.38、12.96、10.75、15.40、14.68、22.09、13.05、19.01、13.21、21.20、14.10、10.37,均P<0.01);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的得分差值8.03~19.17分(t值11.2、17.73、12.63、17.19、9.83、12.32、15.85、8.65、11.53、14.62、10.43、15.11,均P<0.01),标准化质控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均P<0.0,5)。结论构建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能有效促进社区护理统一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的血生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及摔跤骨折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肌酐、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摔跤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社区骨质疏松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摔跤骨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社区医院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共80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实施社区家庭医生模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次研究对比,对常规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比常规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模式后,均能够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值得推广和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社区卫生工作后,社区卫生工作情况。方法: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比较将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社区后,社区卫生工作的变化情况。结果:将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社区后,社区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传染病访视及时率、血压控制良好率以及糖尿病管理率与引入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社区后,社区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家庭互动管理手段应用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65例2016.5.1~2017.5.1之间在本社区进行健康体检且诊断为慢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管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社区-医院-家庭互动管理手段)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各组人数分别为35例和30例,对比两种管理手段的效果差异性,具体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程度评分。结果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以上观察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均要明显占优势,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来说,对其实施社区-医院-家庭互动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实现家庭、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最大化发挥社区的治疗功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社区慢性病的高危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使用综合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在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该时间段收治的社区慢性病高危患者100例,为了更好地对综合社区护理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使用对的方式对其进行观察。将其中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将剩余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综合护理组,在对该组的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护理模式为综合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同时,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发病率进行相关的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进行一定的对比。结果:通过使用上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使用综合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对于患者来说更有优势,从患者的发病率、对生活质量的评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结论:通过使用综合社区护理服务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升对健康方面的认知,降低患者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医护人员,尽可能的选择并推广该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慢性病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讨论在社区内开展护理服务对于社会慢性疾病的康复管理的影响与意义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社区内140位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组,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共计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管理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数据对比有统计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实验组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管理时,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提升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收集262例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将其分设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对不同的护理方案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药物治疗总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心理调整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其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