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从2020年7月-2023年1月,选择的研究患者一共为80例,分组的原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联合治疗患者,在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数据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认知功能分值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在治疗后,对其生活质量评分后,其数据较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临床中,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常规抗生素及超短波理疗的基础上,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10月收治并定期随访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50例,基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除常规抗生素及超短波理疗外,对照A组患者辅以中药灌肠,对照B组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则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则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的协同治疗,能在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盆腔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认知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学特征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观察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将观察组、模型组大鼠制成认知损害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则同期注射生理盐水。制模后观察组大鼠给予tDCS干预,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电极放置方法同观察组,但期间不予电刺激,3组大鼠均连续干预16 d。待干预结束后采用穿梭箱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于制模后第30天时各组大鼠均断头取脑,观察其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同时测量海马颗粒层厚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被电击次数[(60.5±6.67)次/min]较模型组[(145.8±19.31)次/min]显著减少(P<0.05),寻找平台时间[(50.4±3.68)s]较模型组[(91.9±3.09)s]显著缩短(P<0.05),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23.3±3.56)次/分]较模型组[(15.3±3.43)次/分]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3.47±1.07)μm]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5.17±1.49)μm]明显增加(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实验大鼠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与被电击次数、寻找平台时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能导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可能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具有一定相关性;tDCS可改善认识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皮质神经元结构恢复、增加海马颗粒层厚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混合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设定研究时间为2021.06-2023.06之间,纳入此时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法均匀分组,38例予以骶管麻醉者归入对比组,38例予以骶管麻醉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者归入联合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麻醉见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在麻醉前,各组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麻醉后,联合组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均低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的麻醉见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与对比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骶管麻醉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处理,可以使混合痔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更稳定,发挥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拿手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推拿手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后,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同时,患者疼痛减轻,机体状态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LH峰日子宫内膜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H峰日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治疗后≥7mm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增加血流灌注,优化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电刺激和针灸对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腹直肌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方式,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采用腹部肌肉群练,每日1次,连续2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和治愈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腹直肌分离距离都有缩小,但是研究组缩短距离更多(P<0.05);研究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LH峰日子宫内膜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H峰日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治疗后≥7mm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增加血流灌注,优化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偏瘫患者,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的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47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实验组47例,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偏瘫患者治疗中,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进行人流手术的90例观察对象纳入此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45例观察对象。对照组人流术后采用促宫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统计其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术后宫腔粘连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P<0.05)。结论 于人流术后采取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经期复常并修复子宫内膜损伤,降低宫腔粘连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对人流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70例行人流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观察组行基于格林模式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格林模式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人流术后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疗联合神经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01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磁疗联合神经刺激的方法;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在24小时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排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ICI-Q-SF评分、Cullen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疗联合神经刺激的方法能显著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排尿状况,降低尿失禁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