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58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导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手术运用在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激光经尿道治疗,控制规格为2μm,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30例患者都完成相应的微创手术,膀胱切除和碎石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平均碎石时间为(24±5)min,碎石冲洗时间为130min,结石复发率为3.3%(1/30);平均膀胱切除时间为(81±1.5)min,复发率为10%(3/30)。患者在治疗前后Ur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接受2μm激光经尿道微创治疗能够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低,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实验组患者则在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疾病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的应用不会对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造成负面影响,该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复发率的降低,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从本院收入的患者中选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选取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4月,共获得患者104例。以随机为原则分成两组进行对比,52例康复组实施康复训练,52例针康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膀胱功能各项指标当中的任意一项对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膀胱功能得到改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减少,单次最大尿量、膀胱压力增加,对比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中,针康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更低,单次最大尿量、膀胱压力更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治疗膀胱肿瘤患者25例(实验组),另选在本院行传统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患者2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二次电切率、多点活检结果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二次电切率为0(0/25),多点活检在肿瘤周边、膀胱双侧壁、三角区有较高的阳性率。对照组二次电切率为16%(4/25)。两组均未出现膀胱穿孔或膀胱严重出血。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可提高膀胱肿瘤分期的精准性。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简介:摘要膀胱癌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第1位,是最常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5%~30%的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其治疗的标准术式,能有效避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手术风险高、创伤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差等原因,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随着对膀胱癌肿瘤异质性、生物学行为等的认识不断加深,膀胱癌治疗已从手术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可获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等的肿瘤学预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代膀胱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代膀胱术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8例,开放式手术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2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期间无转其他方式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5.89±92.98)mL比(954.76±200.87)mL,(355.76±38.82)min比(411.56±41.13)min,(12.12±2.27)d比(20.47±2.44)d,t=29.33、10.11、25.65,均P < 0.001]。观察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65±20.52)mL比(245.87±19.78)mL,(16.71±4.32)mL/s比(13.74±2.13)mL/s,(22.65±3.11)cmH2O比(17.74±2.01)cmH2O],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20.74±10.03)mL比(50.09±13.96)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6.48、13.83、17.32,均P < 0.001)。术后3 d,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3.18±4.63)%比(30.21±4.91)%,(1.21±0.12)比(1.05±0.11),t=4.508、10.124,均P < 0.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7.98±3.67)%比(29.47±3.79)%,t=2.90,P=0.004]。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01.44±11.52)分比(90.23±15.14)分,(114.72±16.26)分比(101.34±10.56)分,t=5.99、7.20,均P < 0.001]。结论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较高有应用价值,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