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肃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耶尔森菌感染状况,为探索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状态提供依据。方法2014 - 2018年,现场采集20世纪50 - 60年代鼠疫活跃疫源地甘肃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肠回盲部及内容物、咽拭子(或舌根部)、血液样本,分别进行耶尔森菌分离、毒力测定及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结果958份回盲部及内容物样本检出24株耶尔森菌,检菌率为2.51%,分别为1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a,Y.e)、1株克氏耶尔森菌(Yersinia kristensenii,Y.k)、2株弗氏/中间耶尔森菌(Yersinia frederiksenii/intermedia,Y.f/i)、6株中间耶尔森菌(Yersinia intermedia,Y.i)、1株奥氏耶尔森菌(Yersinia aldouae,Y.a)、1株Yersinia massiliensis(Y.m)。958份咽拭子(或舌根部)样本检出19株耶尔森菌,检菌率为1.98%,分别为8株Y.e、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Y.p)、4株Y.k、1株Y.f/i、4株Y.i、1株Yersinia ruckeri(Y.r)。检出的21株Y.e均没有致病性,毒力型别有ail-ystA-ystB+yadA-virF-rfbc-、ail-ystA-ystB-yadA-virF-rfbc-两种,分别占9.52%(2/21)、90.48%(19/21)。1 079份血清样本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咽部及肠道内广泛存在耶尔森菌群,检出的Y.e均为非致病性菌株。本次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在宿主动物和其生存环境中如何保存提供了线索。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防控应急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抽样调查27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为77.7%。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掌握率明显偏低。蚤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较高(88.3%);但蜱、螨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很低,只有21.6%和16.7%。鼠疫媒介传播途径掌握率高(89.4%),接触和空气传播途径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0.9%和48.1%。鼠疫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掌握率很低(38.6%)。腺鼠疫、肺鼠疫诊断标准掌握率较高,分别为76.9%和77.7%,但实验室检测中2次采集血清,F1抗体4倍以上增长的掌握率较低。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掌握率65.2%。鼠疫"三不三报"知晓掌握率分别为84.1%和8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业务科室和受教育程度对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和所在业务科室。天津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的健康教育。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鼠疫耶尔森菌(鼠疫杆菌)的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并标记鼠疫杆菌的抗体,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并对面粉、土壤、奶粉、淀粉等不同材料进行模拟添加鼠疫菌检测.[结果]用多种不同的常见细菌或近缘细菌进行测试,未出现非特异性反应,检测鼠疫杆菌的灵敏度为1×105cfu/ml,对水、土壤、奶粉、面粉、淀粉、酵母粉等不同材料中鼠疫杆菌进行检测也取得同样结果,10~15min即可得到结果.[结论]建立了1种可以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鼠疫杆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为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松鼠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 - 2018年,在云南鼠疫疫源地和非疫源地的5个调查点进行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对调查中捕获的松鼠,取其脾、肝、肠道标本,低温保存备用。取肠道标本磷酸盐缓冲液(PBS)增菌液,经0.22 μm滤膜滤过后加入到含有100 μl鼠疫疫苗株(EV76)菌悬液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 ℃、220 r/min恒温气浴振荡培养18~24 h,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生长情况,电镜下观察鼠疫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同时取脾、肝、肠道标本进行鼠疫菌特异标志基因caf1检测。结果共捕获到10只松鼠,其中赤腹松鼠8只,珀氏长吻松鼠2只。共分离出4株鼠疫噬菌体,其中在赤腹松鼠分离出2株,在珀氏长吻松鼠分离出2株;家鼠鼠疫疫源地弥勒县和新平县各分离出1株,野鼠鼠疫疫源地剑川县和洱源县未分离出,非鼠疫疫源地永善县分离出2株。肉眼下观察,家鼠鼠疫疫源地分离出的2株噬菌体产生的噬斑为透明状,生长状态良好;非鼠疫疫源地分离出的2株噬菌体产生的噬斑为半透明状,生长状态欠佳。电镜下观察,噬菌体为较典型的肌尾噬菌体,噬菌体头部直径约40 nm,肌尾约120 nm,肌尾末梢可见尾丝簇。10份松鼠脾、肝、肠道标本caf1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云南松鼠中携带鼠疫噬菌体的比例较高,虽然鼠疫菌特异标志基因caf1检测均为阴性,但由于鼠疫噬菌体的存在,松鼠有可能成为鼠疫菌传播的一种载体。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动物间鼠疫疫情,掌握天祝县鼠疫疫源地内动物疫情流行态势,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监测啮齿动物和媒介昆虫种类、数量、生态变化,检测宿主血清鼠疫F1抗体,开展动物和昆虫材料鼠疫菌培养,获得数据、资料,通过阳性结果判定动物鼠疫疫情。结果旱獭平均密度0.64只/公顷,染蚤率59.78%,平均总蚤指数1.70匹/只。检测旱獭血清鼠疫F1抗体520份均为阴性,犬血清118份阳性1份,滴度1128,阳性率0.85%。649份旱獭材料、584组1103匹蚤鼠疫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2013年1份犬血清阳性,鼠疫菌培养均为阴性,仍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简介:摘要:2020年以来,全人类不可回避的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与挑战。疫情之下,加缪的经典作品《鼠疫》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所蕴含的加缪“荒诞哲学”精神也呈现出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本篇论文将《鼠疫》相关内容及其所反映的加缪哲学思想与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现状相结合,从荒诞哲学综述,个体抗争与团结抗争(自由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性与选择(趋利避害的本性与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过程与结果(当下与未来)四个角度论述加缪《鼠疫》对抗疫的批判性启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株从长爪沙鼠盲肠分离的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来源于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一只自毙长爪沙鼠,自盲肠分离。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分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对温度和酸碱度的稳定性,对氯仿、乙醇、异丙醇和紫外线的敏感性,宿主谱,以及对鼠疫菌野毒株的裂解性。结果噬菌体单噬菌斑直径约为10.00 mm,电镜观察噬菌体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由一直径约为51.72 nm的头部和长为10.00 nm的尾部组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为20~100 min,爆发量为200 PFU/cell。噬菌体对50 ℃以下耐受良好,在pH 5~12的条件下能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对氯仿、10%乙醇和异丙醇耐受良好,紫外线照射2 min即可杀灭大部分噬菌体。噬菌体宿主谱窄,专一性强,亦能裂解鼠疫菌野毒株。结论该株鼠疫噬菌体分类归短尾噬菌体,有辅助诊断鼠疫菌的应用潜力,丰富了野生鼠疫噬菌体数据库,为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建立鼠疫菌MIC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抗生素对鼠疫菌的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 Standard Institution,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鼠疫菌的MIC,并计算MIC50、MIC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以纸片扩散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观察两者的一致性。118株鼠疫菌分离自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结果检测的118株鼠疫菌,未发现具有单个或多个抗菌药物抗性的菌株,与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并获得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菌的MIC50、MIC90。结论成功建立了鼠疫菌MIC测定方法,该方法能高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鼠疫菌的MIC,评价鼠疫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实验手段。
简介: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强调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要找准教育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立足自然资源,建设教育课程。这样符合《指南》要求,也能够发挥自然的独特教育优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种植课程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幼儿园教育课程,文章将从种植课程的实际建设出发,探析如何将种植课程建设工作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珍视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的教学实践中,提升种植课程建设有效性。
简介:摘要: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的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倾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逐渐在减少。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对儿童的各方面都起着促进作用:适宜的刺激(由自然资源提供)更能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多样化的情境更能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开放的环境更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丰富的经历更能提高儿童的生命体验,激发起保护自然的欲望。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部分,是重要的隐形教育资源,教师对环境的利用折射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状态。而好奇与求知是幼儿天性中自然存在的原始倾向与能力,基于自然教育理论,课程源于“自然”,归于“自然”是探索的核心。
简介:【摘要】“停课不停学”,抗“疫”期间的线上教学,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育,检阅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成就,也考验了教育系统的应变能力。本文从疫情引发的思考,审视 “危与机”;聚焦线上教学的问题,为后“疫”时代教研寻找切入点;聚焦探索未来教研方式变革,提出关注重点和薄弱环节、探索教研活动课程化设计与实施、构建网络教研文化、建立研修共同体的实施路径。
简介:摘要: 2020 年伊始,在大多数人正计划着庚子鼠年春节要如何度过的时候,武汉现不明原因肺炎, 为遏制疫情蔓延,武汉发出封城的通知,与此同时全国人民也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防疫抗病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