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广东新丰为例,通过引入知识转移视角和关系性嵌入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关系性嵌入水平与知识转移效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当前旅游扶贫开发中对知识转移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关系结构因素,主要是帮扶双方的“联系强度”与“共享深度”,而非“信任程度”;尽管“开发商主导”模式可能造成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但其关系性嵌入水平和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显著高于“社区主导”模式;“先隐性知识、后显性知识”,是更适合现阶段旅游扶贫的知识转移路径;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是导致知识转移长期效率低的主因,提升居民文化素质是长效扶贫政策设计的基础。
简介:“飞地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合作模式,也是助推当前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此模式的应用推广,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响应,取得一些进展和效果。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实施中普遍存在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到位、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深深感知,“飞地经济”模式对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差、产业发展落后的深度贫困地区尤为适用,是解决我国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最为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从脱贫攻坚的角度出发,探析“飞地经济”模式在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应用的现实意义及其适应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简介: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的二元社会结构与聚落模式是荷兰结构主义以及欧美文化生态人类学的研究重点。然而,本质主义以及忽视历史过程的研究视角使得马鲁古二元社会结构与聚落模式的形成过程没有被妥善地梳理。在综合前人调查的民族志与口述历史之后,认为北方和中央-东南方马鲁古群岛的二元社会结构分别有不同的形成过程与文化含义,北方的二元结构是当地社会复杂化的结果,而中央-东南方的二元结构是移民与土著的冲突所造成的。这两个地区不同的历史过程会导致相异的聚落模式,从北方以及中央-东南方的考古调查分析来看,其结果显示两个地区的聚落模式确实不同,符合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
简介:生境影响着一个族群的文化类型,居住在坝区和山地的民族因此具有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和身份标识。作为生境适应的主要表现,生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反映着族群对于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土卡河村傣族从坝区迁徙到山地的生计变迁和文化模式形成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迁徙后,传统的捕鱼生计在文化调适中得到延续,在橡胶种植之前的数十年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坝区渔民的文化特征,并与周边山地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境的变迁,土卡河村傣族将种植橡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导,以耕种为主的山地民族文化也逐渐出现在其文化体系中,这一文化体系兼具"渔民"与"耕农"的身份特色。可见,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族群的能动性——而非地理生态环境,成为文化模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