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好说”在近代汉语中是个高频会话程式语,可以用作请求、恭维、致谢、致歉话语的回应语。它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请求回应语。本文考察了“好说”从非词向各种会话程式语的语用化。发现:请求回应语“好说”来源于“好说话”义短语“好说”。在其形成过程中,“好说”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好说话”〉“好沟通”〉“好商量”〉“没问题,好的”。其它回应语“好说”来源于“说得好”义短语“好说”。“说得好”义“好说”在元代因常用于反讽语境而获得“说得倒好,胡说”义,继而在明代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说得倒好,胡说”〉“说哪里的话”〉“哪里”。恭维回应语、致谢回应语和致歉回应语“好说”是“哪里”义“好说”向恭维、致谢、致歉语境扩散并固化的结果。
简介:副词“其实”具有主观认识功能。文章首先从共时的层面上分析“其实”主观性程度的差异及其大致的发展轨迹,认为“其实”的主观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客观对比——主观对比——主观认识——话语标记,“其实”出现的语境由最初的对比性语境发展到非对比性语境,最后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这个过程是“其实”的语义不断虚化、主观性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接着,文章通过对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发现“其实”主要出现在对话体中,在客观性的语体(如词典释义、法律文本等)中没有用例,这为“其实”的主观性意义提供了语体上的证明。最后,从历时层面考察了“其实”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过程,发现“其实”经历了一个从偏正词组到句内副词再到句子副词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断主观化的过程。这个主观化的过程在形式上也得到了反映,即“其实”后面的成分从名词性发展到动词性,最后发展到小句形式。“其实”从词组发展到副词这个环节,重新分析是重要的机制。除此之外,文章还认为“其实”主观化的基础是词义本身,其主观化的机制还包括推理、语境的歧解以及对比性语境的最终消失。
简介:摘要迄今为止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与心理研究方法的比较显示了它对心理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但是现今教育研究方法仍然存在概念模糊、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等缺陷。未来的教育研究方法需要不断进行整合与创新,并重视对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