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民间美术中的“自娱性”和“娱他性”民间艺术中的“自娱性”是指民间美术在整体上的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的相一致性,狭义的“自娱性”是指民间美术的生产者个人与消费者个人的相一致性,是区别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形式的标准之一。
简介:历代的木雕作品,都反映了华夏各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无论从民俗的层面还是从艺术的层面来看,有着特定意义的木雕艺术作品都可视为是一种象征符号.一些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甚至是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一旦被赋予了美好的内涵之后,就会被民间艺术家采纳并反复表现.民间木雕艺术中的题材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观念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简介: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吕胜中何谓民间美术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艺术是没有"民间"与"非民间"之分的。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职能分工的出现,形成了在中国古代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在近代相对于社会服务性美术、新文人美术(包括知识阶层的专业、业余...
简介:
简介:古老的线刻岩画,巫术图腾铭文,包括占卜的甲骨契文。追溯书刻艺术,由来已久。于今书刻一技,借古喻今,以古人酒杯,浇自我胸中之块垒。书刻艺术在东北一隅,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业已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书刻新军,冠名为“龙江书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画系教授李文宝先生,就是带领龙江书刻队伍战斗的总教头。
简介:康有为当红娘徐悲鸿年轻时客居上海,生活艰难。一天,他见犹太冒险家哈同征集仓颉画像的告示,就画了个有四只放射金辉的眼睛、满脸须毛、身披鲜绿树叶的巨人,拿去应征
简介:所谓'大红袍',是美术界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两个高端品牌系列画册的美誉。画册外壳使用全红的硬套装帧,画家的烫金黄字封名跃然红套之上,这是中国美术出版对画家最高级别的艺术成就定位。一、缘起199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两家机构决定以'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系列展现我国近现代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为宗旨,共同出版繁简字体双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合作方式是由台湾锦绣出资,人民美术出版社担纲编辑、设计。
简介:1、杨守敬是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金石文字学家、书法和藏书家,特别是书法驰名海内外,至今还被日本书法界称为“书道之祖”呢!
简介:最近十多年.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代金文、秦汉简牍帛书、汉魏六朝碑版和敦煌遗书.所有这些研究对象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在非篆非分非楷的兼容性上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风格面貌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以稚拙奇肆为主要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历史上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作品.对当代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因此.当我综述它们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民间书法并对它作了一番界说和阐述。
简介:陕西民间荷包在陕西民间工艺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她既秉承了陕西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点,又蕴涵着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艺术特色之魅力吸引着中外诸多的艺术家,本文主要从其诞生的文化土壤,色彩图案,刺绣技艺等诸多方面入手进行阐述分析,提出要拓展民间荷包艺术市场的构想。也为响应自2003年以来我国提倡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活动尽一点绵溥之力。
简介:在当代以城市、市民为主导的“新民间”语境中,传统乡土民间美术只有通过某种程度的转化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迁,实现长久的传承和发展。滋育于都市背景之中、带有鲜明城市文化色彩的天津民间美术在保持传统民间美术基本品格的基础上,通过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结合而实现转型,从而在当代依旧保持了长久的生机与活力。
简介:我是一条直线,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会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我的。比如:直直的柏油路,直直的电线杆,直直的墙,直直的砖……上了学的小朋友还会在纸张上经常看到我——直直的格子线。可是你们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我,那只是证实我存在的一种现象,一种形式。真正的我,和我们的线条家族都存在于人类的脑海中,准备着随时被人类派遣到这个世界上来。
简介:闻一多先生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而且还是一位造诣颇高的金石大家。抗战时期,正在西南联大任教的闻一多迫于生计曾在昆明挂牌治印,据其子闻立雕介绍,当时“大后方经济凋敝,物价飞涨,微薄的薪金难以供养八口之家。生活的逼迫,使父亲不得不寻找糊口的办法。”
简介:文章简要分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概况,指出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母体"地位。通过列举优秀的现代设计作品,论述了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和影响。
简介:幼儿园是社区不可或缺的部分,社区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和社区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亲密关系。
简介:符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异的,也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发展衍义。民间彩塑艺术的发展进程,也是一个随时代而不断拓展新空间的过程。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无时无刻都在创造新的符号,以表达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新的经验或认知。
简介: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民间艺术,对其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在探索如何利用民间艺术为抗战宣传服务的问题上,不是简单地"旧瓶装新酒",盲目地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所选择、批判,对旧的民间艺术进行积极改造,创造着民族的新艺术。
简介:2016年1月3日,为筹备“迩雅”印人雅集活动,南京地区老中青篆刻家、印学家王光明、苏金海、孙向群、童迅、宋谦、薛元明、陈泓凌、张今、江豪旭、刘儒杰等汇聚一堂,就如何延续“迩雅”印学交流活动,对今后雅集的宗旨、形式、内容、方法、时间、
从“自娱性”看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试论民间美术的独立品性
民间木雕题材的传承性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听月亮姐姐讲故事
“龙江书刻”的故事
徐悲鸿故事十则
“大红袍”的故事
杨守敬的故事
诗画里的故事
论民间书法与名家书法
浅析陕西民间荷包的艺术特色
当代民间美术的分化和转型——对天津民间美术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棋盘故事——虫虫阻击战
一条直线的故事
“孙毓棠”印章的故事
民间剪纸艺术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民间艺术形式介入艺术创作谈
利用社区资源传承民间美术文化
浅析民间彩塑符号的变异与衍义
民间艺术在延安时期的传承
“迩雅”南京印人民间雅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