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京承高速公路的密云沙峪沟—北京市界段位于地质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全线桥隧工程比例高,工程多为深挖高填路段,路基挖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在施工阶段进行了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及现场试验,运用工程岩体质量RMR分类法和赤平极射投影法评价坡体的稳定性,为优选道路边坡加固方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经施工实践证明,其建议效果良好。
简介:大区域高精度城市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多源数据有效集成,提升城市地质工作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能力。本文剖析了交叉折剖面、多源交互式复杂地质体建模等适用于城市地质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GeoBGS平台为基础,利用不同数据模型的特点,通过标准化钻孔数据库、基准钻孔库、基准剖面库及地层模型的建设实现了通州区范围的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等多专题信息地质模型。将多专题地质模型进行集成显示和分析,构建了通州区域三维地质集成模型展示系统。为满足空间一体化表达的应用需求,通过空间配准、坐标系统转换及地下模型的拓扑修复,确保了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在同一坐标系下的无缝集成。
简介:为研究改变地下径流条件时对U型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恢复的影响,对北京某区实验基地U型地埋管进行夏季换热实验。通过抽水实验改变地下径流条件,取得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周边温度场变化趋势,通过COMSOL软件模拟三维U型地埋管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换热过程,改变径流条件得到了换热孔周围0.5m、1m地温场恢复曲线,得到U形管口出口温度等。地下水径流能引起地埋管周围温度场的变形,地埋管周围温度场的迁移变化方向同地下径流速度场方向一致。对比实验值得出:运行稳定后地埋管的出口温度模拟值与实际值工况接近,地埋管在10m、120m处的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好,地埋管深5m、48m、89m处周围0.5m、1m的温度恢复比原始地温高1℃左右,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同,证明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加大径流条件下的地温场恢复情况,并分析了原因。此三维模型可研究不同土壤分层构造、地下水不同流速、人为改变地下流场条等复杂三维多场耦合问题,可初步预测实际工程中,换热群井运行过程中地下温度场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分层和地下水分层流动下,地埋管群井周围温度场变化奠定了基础。
简介:总结了历年来在三塘湖盆地开展的铀矿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盆地找矿工作中找矿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对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侏罗系在乌通凹陷和淖毛湖凹陷边缘发育小规模层间氧化带,因后期构造运动复杂,层间氧化带发育时间短,仅形成零星铀异常.古近—新近系昌吉河群在汉水泉地区发育4层具规模的层间氧化带,但由于砂岩缺少还原剂等因素,仅形成少量异常和矿化,目的层不具备形成规模铀矿化的条件.在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盆地开展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应当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前期地面物化探方法要与钻探工作相配合;②钻探查证阶段在面上要拓展,关键区要布钻;③尽快加密重点地段.
简介:近年来,北京地区规划新城勘查工作大规模展开,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需要进行整合利用,并且为了满足新城勘查的精度要求,迫切需要对隐蔽、复杂的地下空间进行精细的描述。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凭借其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地质信息解译及空间分析功能,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首选工具。本文从软件界面、系统优势、建模思路对Creatar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了介绍,并以房山新城为例进行了模型的创建和分析。结果表明Creatar软件能迅速完成地质体及结构体模型的创建,并且其切片和推进等分析功能能够实现对地质体某一重点部位的着重观察,可以为建筑场地选址、地下空间建设与数据管理提供地质信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在新城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进一步在软件中引入渗流场、应力场分析功能,则将使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区域地质勘查领域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