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介绍了一种抗温抗盐型钻井液降粘剂JNJ-1的合成与室内评价结果。该处理剂主要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莱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等物质来合成。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降粘剂具有很好的降粘作用,抗温、抗盐及抗高价离子污染能力强,是一种新型钻井液降粘剂。还就合成条件对该钻井液降粘剂降粘性能的影响以及合成产物的降粘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图8表1参4
简介:巴西东南部坎普斯盆地的巴拉库达(Barracuda)和龙卡多尔(Roncador)特大油田属于1990-1999年间全世界最重要的油气发现,储层为硅质碎屑浊积岩,储量估计有40×10^8桶油当量。这两个油田分别位于深水区和超深水区,水深范围600-2100m。巴拉库达油田发现于1989年4月,发现井为4-RJS-381井,水深980m。油田面积约157km^2,水深范围600-1200m,储层为第三系浊积岩,地震属性分析表明: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含油砂岩包裹在页岩和泥灰岩中,油藏以地层圈闭为主。油田地质储量为27×10^8桶,总可采储量分别为:渐新统油藏6.59×10^8桶,始新统油藏5.80×10^8桶。巴拉库达油田与卡拉廷加(Caratinga)油田因地理位置接近而予以共同开发。开发方案结合了试验生产系统(2002年10月停止运转)和永久性生产系统(安装实施中)的使用。试验生产系统于1997年投产,采用浮式采油、储存和卸油(简称FPSO)固定开采装置,永久性生产系统则预计于2004年的下半年投产,整个开采系统包括20口采油井和14口注水井。原油和天然气的装卸和处理均由处理能力为15×10^4桶/日和480×10^4In^2/d天然气的FP—S0装置进行。2006年将达到峰值产量。龙卡多尔油田发现于1996年,发现井为1-RJS-436A,水深为1500-2100In,油田油气储量巨大(地质储量92×10^8桶,总可采储量为26×10^8桶油当量),储层为上白垩统(麦斯特里希特阶)浊积砂岩。该油田发现井数据证实:总有效厚度为153m的麦斯特里希特阶油藏被页岩夹层分割成5个主要的层位,仅有最上层可见地震振幅异常,其余4层与页岩夹层有明显区别的声阻抗,因而未见振幅异常。油藏的评估表明原油油质不一(18°~31.5°API)、油藏结构复杂,其外部几何形状为东部和北部下倾、西部和南部尖灭,圈闭为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
简介:对苏里格气田苏东区块JL压裂液延缓交联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B剂的加量、交联液的pH值、胍胶浓度及压裂基液粘度、交联比、搅拌速度、基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压裂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阐释,确定了A:B=100:(10-12),稀释至50%制得的延缓交联液,交联比=100:(0.3—0.5),在3r/s的地面搅拌速度条件下延缓交联时间为90s~220s为JL延缓交联液的最佳配制条件。优化条件下配制的压裂液延缓交联体系投入现场压裂施工应用后,压裂液在携砂过程中,既不脱砂,摩阻又降到了最大限度,满足了施工泵压要求。试气后地层压力均在26.8MPa以上,产量都超过了6.2×10^4m^3/d,效果显著,达到了对气层改造的目的。表8参3
简介:为了开发一种环境可以接受的、具有高膜效率的新型水基泥浆,以适应石油工业的今后需求,实施了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本文介绍了此项目的理论基础、对页岩中形成渗透膜的根本认识(由此导致对钻井液的研究),以及用钻井液维持页岩稳定的实用设计原则。为了模拟钻井液-页岩相互作用的关键机理,还开发了特殊的测试设备(包括膜效率筛选仪器)和测试程序。对于皮尔里(Pierre)Ⅱ段的页岩样品进行了300多次膜效率的大范围筛选测试,以便为该页岩中膜的形成选择合适的新型化合物。文中介绍和讨论了用三种新型化合物获得中效和高效膜的典型测试实例。有关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所能产生的成膜效率在55%~85%之间。本项目所开发的新型水基泥浆在稳定页岩层方面具有类似于油基泥浆的特性。为了在复杂的页岩地层中有效控制与时间有关的井眼不稳定性,所开发的实用泥浆设计原则可用于优化钻井液设计,包括泥浆比重、含盐类型和含盐浓度。
简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的引入改变了工业上对压裂作业中压裂液和支撑剂携带能力的看法。由于不使用聚合物,从而形成高传导性支撑剂充填层,不会造成聚合物对地层的伤害。对压裂液两个最为重要的要求是不影响残留渗透率并具有比较好的漏失控制能力。传统和新型的交联凝胶具有较好的防漏能力,却常会对残留渗透率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采用VES压裂液还可以尽可能减小裂缝高度,增加有效缝长度。对于大多数低渗透层来说,水力压裂的最终目的是要产生长的传导缝。硼酸盐或金属交联瓜尔胶压裂液本身具有较高的粘度,会使裂缝高度增加但不会增加裂缝缝长。而采用VES压裂液,其携带支撑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弹性和结构而不是其粘度。因此,即使VES压裂液粘度较低,也可以有效地携带支撑剂。同时,VES压裂液还可以压出较好的裂缝几何形状,即尽可能小的裂缝高度和尽可能大的缝长。压力瞬变分析和示踪剂研究结果都表明,这种对地层无损害的低粘度压裂液,即使所用液量和支撑剂较少,也可以造出较长的有效缝(图1)。采用VES压裂液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小摩擦压力。因此,通过挠性油管进行压裂时,可选择VES压裂液。这种两组分系统还具备简单、可靠的特点,这也是该压裂液舟对全球石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一个原因。VES技术目前已在其它油田推广应用,例如用来进行选择性基质导流,除去滤饼,清洗挠性油管。VES技术使人们可以进行新的水力压裂作业,如通过挠性油管压裂,而采用常规压裂液体是无法完成这种作业的。
简介:奥地利磨拉石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层为渐新世一中新世Puchkirchen组及其下伏Hall组地层的深海相沉积物。我们根据一个面积为2000km^2的区域性3D地震资料集建立的一种新的地震地层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这个典型的深海前陆盆地沉积过程和储层分布的理解。用近350口并的资料标定的区域性3D地震属性图揭示了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磨拉石盆地前渊一个低弯度大范围(宽3—5km,长〉100km)的河道带内。河道主要被含浊积岩的砾岩和砂岩以及由滑塌沉积物和岩屑流沉积物组成的杂岩所充填;漫潍区则主要由细粒浊积砂岩和泥岩组成;深切谷和阻塞的斜坡扇沿盆地南缘展布。在盆地北部,侧向分流河道与轴向河道带相交。大型天然气藏形成于河道轴向带及斜坡扇砂岩中的地层圈闭和构造圈闭中,少量天然气聚集在漫潍扣分流河道沉积物中。盆地几何形态对河道带的结构及后来的沉积物分布具有重大影响。大型深水河道体系在前陆盆地中极不发育,利用高质量的地震资料和广泛的钻井取心数据库可以为Puchkirchen组地层建立沉积模型。该沉积模型可以为其它狭长的深水盆地,特别是那些缺乏大量的现代资料的盆地提供类比。
简介:我们利用意大利重要的白云岩系的三叠系塞拉群露头,来类比研究地下低孔隙度的断裂和裂缝白云岩储层。在始新世至中新世的阿尔卑斯造山挤压期,塞拉群在走滑构造背景深埋达21000m处,发生了中等程度的变形,从而形成了节理和走向滑动断层。由于这套白云岩的基岩孔隙度很低(<5%),而且缺乏连通性,所以节理和断层对孔洞的连通和产生有效渗透率十分关键。塞拉群的野外观测揭示了走滑-挤压构造环境中的许多白云岩储层和水层为什么在中等变形时就发生了强烈节理化。实际上在这类构造环境中,大范围的广泛节理作用仅有很小应变,而且与走向滑动断层关系密切。我们的观测发现了与断层不同发育阶段相对应的各类断层结构。此外,理论模型和显微镜观测结果都可用来估算断裂和节理化白云岩的物性。小错动断层(错动为30mm)的特征是具有雁行排列的节理和宽达10mm的角砾岩袋砾石。错动为1-10m的断层以角砾岩带(宽1-2m)和两壁基岩伴有高密度节理为特征,包包含的角砾岩带孔隙度很高(10%),因而是流体优先流动的区域。错动超过10m的大错动断层含有很宽的低孔隙度(<1%)角砾岩,是潜在的阻渗透层。在中、大断距断层附近常有高渗透率(100-3000md)区,其原因是存在高密度节理。白云岩中断层发育方式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节理和断层的走向存在一致的关系,也就是说断层走向与遍布的节理系统走向只存在15-35°差异,而断层附近的节理密度也会增大4到5倍。这种关系可以用来预测地下白云岩储层中节理及断层的分布和方向。裂缝的野外观测和所提供的岩石物性模型,为断裂和节理化白云岩的井中成象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有助于对这些构造选择最合适的地球物理检测方法。这将前助于改善对有利�
简介:为了给始新2组的储层建立一个地质模型,本文综合使用了层序地层学原理和3-D地质统计模拟。这套储层位于中东分隔中立区沃夫拉(Wafra)大油田,是几套碳酸盐岩产层中的一个,已累积产油超过330百万桶。始新2组的时代属于古新世,由一系列相互叠置的缓坡相白云岩储层单元组成。这套储层在总体上是一套海退层序,包括有4个高频层序,分别显示了由海进到高位体系域的变化。对始新2组的模拟涉及3个重要步骤:(1)在岩心岩相与测井响应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以便预测非取心井的岩相;(2)利用所预测的岩相曲线构建层序地层格架;(3)采用地质统计方法将岩相、层序地层格架及空间对比加以综合。研究中创建了多个地质模型或获得了多种结果。在30个具有相等概率的可能模型中,每一个模型的岩相、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都有所不同。为了筛选出可用于油藏模拟的单一模型,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视觉、统计学及石油体积方面的评价。由此得出的单一模型实现了累计石油高产区与粒状灰岩预测发育区(即大量油气聚集区)之间的良好对应性。有关的3-D地质统计模型也解释了该油田的压力下降和水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