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例4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20只眼。观察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派立明)治疗,每日早晚各给药1次,1滴/次,滴入患眼下方结膜囊内,压迫泪囊区3min以上。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噻吗酰安)治疗,分别于每日早晚各给药1次,1滴/次,滴入患眼下方结膜囊内,压迫泪囊区3min以上。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8、12周测量眼压。每次测量3次,取均值。记录患者的血压、脉率及视野的变化,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12周的眼压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29.2%(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布林佐胺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且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安全有效药物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各种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患者213例中39眼发生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浅前房39眼占总数18.31%,观察时间为术后1-5天。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房水滤过过强者20眼(占51.28%);结膜瓣渗漏10眼(占25.65%);脉络膜脱离者9眼(占23.07%)。36眼用保守治疗及3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100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信念、适宜的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干预组或对照组的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比术前下降(P<0.01)。且干预组与对照相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青光眼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遵医率、控制眼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发生临床特点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8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高眼压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分别与术前、术后7d、14d、28d眼压进行观察,给予患者前房穿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结果68例患者中19例患者发生高眼压,发生率为27.9%;术后7d内高眼压发生率明显大于手术7d后高眼压发生率(P<0.05),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后,眼内压均消失,约76.5%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率较高,采取药物、手术等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力提高。
简介:
简介: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到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126例,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高眼压组(n=37)和非高眼压组(n=89),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7例患者发生早期高眼压,高眼压发生率为29.37%。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高眼压与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是否行晶状体切除术、是否眼内填充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χ^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OR=0.916、1.182、1.354,P=0.045、0.036、0.032)。结论: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更合理的术式,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应用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青光眼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改良小梁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6年6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9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其在连续高眼压情况下急性闭角型的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的治疗。利用百分之二的利多卡因棉片和表面麻醉进行麻醉。并使用11号刀做板层巩膜缩短术;实施小梁切除术切除之前,要做前房穿刺实现房水慢放;术中散瞳,在手术之后睫状肌麻痹应用。结果手术过程中和手术结束之后都未出现失败现象,手术效果反映良好。随访时间在3~6个月不等,眼压控制情况良好,未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在高眼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安全有效,对视力功能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