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分期扫描在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经过手术或穿刺病例证实的分期扫描CT征象。结果25例小肝癌患者共有30个病灶,病灶直径均小于3cm,位于肝左叶者有10个,肝右叶者有20个,平扫时肿瘤呈略低密度圆形、类圆形病变,部分为等密度;于增强之动脉期肿瘤内部呈多结节状之不同密度增强,肿瘤显示为高密度,门静脉期肿瘤内部强化程度下降,呈低密度征象,有假包膜者此期显示为肿瘤周围的高密度环。延时扫描后肿瘤仍为低密度,内部强化程度继续下降。少数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均无明显强化,延时期呈低密度。结论CT多期扫描结果显示小肝癌特殊性表现多为肝动脉供血,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常规层厚和高分辨率算法重建的扫描改进技术,得出结论改进的扫描方法,是一种高分辨率重建成像技术,其图像特点与HRCT相似,关键是其能清晰地显示肺部早期或/和轻微的病变,能最大程度地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类型及形态,弥补常规CT和HRCT不足。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ACEI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论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及优势。方法对3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横断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六种重建方法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结果64层螺旋CT显示46耳慢性中耳炎所致外耳道病变17耳,占36.9%;鼓膜病变21耳,占45.7%;听骨链病变锤骨破坏12耳,占26.1%,砧骨破坏16耳,占34.8%,镫骨破坏16耳,占34.8%,锤、砧、镫关节破坏18耳,占39.1%;鼓室软组织病变27耳,占58.7%;骨质破坏46只患耳64层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术前CT对诊断骨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壁破坏符合率为75%以上;面神经管病变46耳中18耳面神经管鼓室段破坏,占39.1%,其中7耳合并面神经管乳突段破坏。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较好显示慢性中耳炎所致的各种结构异常,可作为其常规可靠的影像筛选和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28例(A组),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分别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容积再现(VRT)成像。与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30例(B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确诊胸骨骨折,横断面图像显示胸骨骨折24例,检出率为85.7%,矢状面显示胸骨骨折27例,检出率为96.4%;容积再现图像显示骨折20例,检出率为71.4%。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胸骨骨折中具有较高价值,是诊断胸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60例疑诊为副鼻窦炎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100mAs(A组)、50mAs(B组)及20mAs(C组),获取2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及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较A组,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及80%。结论儿童副鼻窦64排CT扫描低剂量可以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检查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胸部外伤螺旋CT扫描及三维肋骨重建诊断有肋骨骨折的影像资料。结果胸部外伤大部分为复合性损伤,在100例胸部肋骨骨折的病例中;肺挫裂伤52例;气胸16例;纵膈气肿8例;血胸40例;支气管断裂2例;皮下气肿16例;肩胛骨骨折20例;锁骨骨折12例;胸椎骨折9例;膈肌损伤3例;腹部并发症肝脏、脾、胰腺、肾脏损伤18例,腰椎椎体骨折25例,四肢骨盆骨折36例。经CT诊断的100例胸部损伤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能对胸部外伤患者可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应作为胸部外伤诊断的首选方法和常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