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新冠疫情对慢病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危害,通过评估随访居家隔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多方面的日常方式的改变,了解疫情对慢性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电话随访并分析 231例高血压、糖尿病和同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血糖等指标。用 t检验比较居家隔离前后血压、血糖的差异是否有有统计学意义 (t<0.05)。并评估血压、血糖、体重与吸烟、饮酒、运动等相关性。结果:居家隔离后血压上升,隔离前后有统计学差异,隔离后血糖上升,无统计学差异,收缩压与运动时间显著负相关。 结论:新冠疫情隔离期间出现血压、血糖上升,锻炼时间长对血压、血糖降低明显影响。疫情期间应对的措施 :做好宣传引导,增加随访,预防疫情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情绪失控,适当健身锻炼,更好的控制慢病。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制度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制度。本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消毒隔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消毒隔离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消毒隔离管理措施,从实施前后的患者中,各选取75名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方面,实施后的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13.3%,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81.3%,实施后为93.3%,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因此要提升护理安全防范意识,采取消毒隔离管理措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工作,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威胁,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将心理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共计46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按照双盲法对隔离观察者分组,其中23例设为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3例设为乙组实施心理关怀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乙组优于甲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心理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实施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隔离观察者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护理和隔离的干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0例进行实验,分析观察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与隔离干预的作用。结果 40例患儿的家属中,30位家属表示十分满意,占比75.00%,7位家属表示满意,占比17.50%,3位家属表示不满意,占比7.5%,总满意度为92.50%。调查结果中表示满意、十分满意的家属,同不满意家属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手足口患儿行临床护理、消毒隔离的措施,可以确保患儿的恢复,阻断疾病的传播,并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取得理想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