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者简介赵莹猷(1978~),女,广东茂名人,毕业于广东医学院皮肤性病专业,主治医师,现任台山市慢性病防治站门诊主任,并从事外展干预工作、VCT健康教育咨询室工作。摘要目的了解2007年和2011年台山市暗娼人群(FSW)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水平、行为特征和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源自出租屋、路边摊、发廊中从事性服务的暗娼人群,知情同意后采取随机匿名的问卷调查和采血检测梅毒、艾滋病;所有数据经EpiData31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130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2007年的368名暗娼人群,在2011年366名对象中,存在更明显的低龄化和低文化水平(P<001);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提升(P<005);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性行为的安全防护和正确的求医行为,均较前好转(所有P<001)。梅毒、艾滋病检测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1年均未发现HIV感染者;2011年的梅毒感染率较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干预使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正确的安全套使用和自我防护意识均明显提高。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资料,并定期X线胸片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73例,影像学表现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等。病灶恶化进展39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29例,3个月后CD4均不程度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PICC置管的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在2018.04月至2022.04月住院期间,入选患者共92例,利用红绿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6)与研究组(针对性护理,n=46)。对比分析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在HAMA评分与HAMD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交功能评分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艾滋病阳虚证的常见四诊信息.方法在古文献研究和初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专家问卷,对全国6个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定点医院和科研机构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调查,问卷核心内容是古文献中提取的阳虚证四诊信息对艾滋病阳虚证诊断的重要程度,在综合分析全体专家的可靠性(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均数、满分秩)和协调程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基础上筛选主要四诊信息,并计算各个独立四诊信息的权重.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9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39份,专家对此次评估总体权威系数0.80,协调系数0.11.根据专家给予的各个四诊信息重要程度评价的分析结果,按照均数>3.5,标准差<1,变异系数<0.30,满分秩≥0.15的标准,确定了32条包含望闻问切诊的症状和体征作为常见的艾滋病阳虚证四诊信息,并分别计算各个四诊信息的权重.结论通过专家问卷的咨询调查明确代表专家共识意见的艾滋病阳虚证常见中医四诊信息,主要集中在中医的脾肾两脏,表现为胃肠道营养吸收、能量代谢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均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相较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水平均显著提升,睡眠质量评分水平则显著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提升幅度和睡眠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睡眠质量均显著提升,这证明了循证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优质作用,可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在艾滋病抗病毒诊疗的效果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促进艾滋病患者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和治疗。方法随机抽取艾滋病人,分别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的病人将使用 “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另一组是对照组,改组病人仍旧采用传统的艾滋病管理、治疗流程。最后把这两组病人治疗的成功率、覆盖率以及病人的依从性和接受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时长上,观察组仅用了 11.34 ±10.52( d)相比于对照组的 31.85 ±29.48( d),有明显的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依从性方面,由对照组的 78.3%提高到了 90.4%; 效果十分明显(P< 0.05) 。最终的治疗率方面,观察组为99.5%,对照组是 72.4%,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半年内患者的病毒载量从原来的 76.8%增加到了 93.2( P<0.05); 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病人的脱失率分别为5.7%、 5.1%,两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 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模式,可使患者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 HIV/AIDS 患者的依从性、治疗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到各基层医院让更多病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