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带状疹药中西疱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比较。方法精心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的两年时间内,所接诊的100名带状疱疹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使用中医治疗,一组为B组,使用西医治疗。参阅一些权威性的资料,结合带状疱疹疱中西治疗的实际方案以及临床药物学上的实际经验,准确的对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上的地位进行诠释。结果药物经济学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多,可以有效地规范医院医生的用药上的行为,节省医疗费用有比较好的作用。结论在规范带状疱疹中西治疗方案上的用药以及控制药费的增长上,及时引入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与方式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感染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其他20例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的非梅毒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取标本进行检测,分别采取TRUST、ELISA、TPHA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进行。分析其结果。结果不同方法检测梅毒患者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TPHA法检测梅毒的潜伏期阳性率和现症患者阳性率为最高。TRUST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4.9%;TPHA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96.6%;ELISA的敏感性为99.0%,特异性为98.3%。其中,以ELISA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最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效果良好,其中以ELISA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最高,可作为临床检测梅毒血清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RPR和SYP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和TPPA法。结论SYP法,ELISA法是实验室初筛梅毒的最佳方法,如果要确诊梅毒要用TPPA法,疗效观察用RPR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血液细胞学形态学检查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间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190例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的190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对其进行血液细胞学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显示,研究组190例患者中,132例患者检查显示存有异常,假阳性率为30.53%,对照组190例患者中,182例患者检查显示正常,假阴性率为4.21%;研究组检查异常患者主要为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形态异常、存有寄生虫及异常细胞等。结论采用血液细胞学形态学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能够将检查准确性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颈椎病中的特征,以进一步探讨两者在临床中运用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与CT、MRI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扫描对于颈椎椎管出现狭窄、脊柱后纵韧带出现骨化以及椎小关节出现异常增生或硬化的图像显示明显优于MRI检查;在显示颈部椎间盘突出情况时,MRI检查较CT扫描更加敏锐。结论颈椎病病变的CT检查诊断与MRI检查诊断均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对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有利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分型诊断,从而有利于颈椎病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6372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6372例标本用ELISA方法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01例,检出率1.58%,101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PPA检出梅毒阳性83例,相符率82.1%,83例TPPA确诊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42例,检出例为50.6%。结论ELISA法是门诊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确诊实验和trust滴度试验,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和皮瓣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瓣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瓣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瓣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手指在日常工作、劳动中是较易损伤的部位,在临床工作中,手指软组织缺损很常见。而手指的组织结构特点导致了一旦发生软组织缺损,极易形成肌腱、指骨外露,游离皮片无法存活;且手指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会与外界经常发生挤压、摩擦,游离皮片薄弱不耐摩擦的特点导致了其无法成为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推进皮瓣(V-Y、矩形推进皮瓣)与带蒂腹股沟皮瓣均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典方法,皮瓣存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8例,采用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皮瓣均存活,推进皮瓣患者无感染发生,带蒂腹股沟皮瓣3例感染。对于推进皮瓣与带蒂腹股沟皮瓣之间的比较,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MRI对三类长骨干骺端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干骺端纤维性缺损FCD、非骨化性纤维瘤NOF及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三类长骨干骺端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患者的X线、CT、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和CT上表现为沿骨长轴走行局限于皮质内和皮质内偏心性膨胀累及髓腔的均匀溶骨性透光区,MRI信号较均匀,T1T2信号呈长T1T2及低(或等)的T1T2信号;中等度强化,强化亦较均匀。FCD、NOF具有蛋壳样骨质硬化带,BFH硬化带不连续,部分边界模糊,影像学表现可因病变部位及病程不同而异。结论三类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多数典型病例X线平片结合CT、MRI可做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