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原发性的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判断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超声法和病理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原发甲状腺淋巴瘤诊断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超声扫描仪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扫描,并将患者的病灶进行组织免疫切片的制备。观察所选患者在两种方法下的检测结果和表现的特征。结果在这37例的患者中发现,有15例双侧叶均受累,12例单侧受累,10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11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4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9例呈肿块型改变,3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37例PTL中有23例(62.16%)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应该综合的应用这些检测手法,以便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实施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接受腹水鉴别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具体病因实施分组,分别检测患者的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方面,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肝癌以及细菌性腹膜炎组患者之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方面,细菌性腹膜炎组水平最高,明显性超过位列次之的结核腹膜炎组患者平均水平(P<0.05),而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之间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腹水检测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用于腹水鉴别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作为常规生化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以我院经微生物培养或临床确诊细菌感染80例、病毒感染80例、细菌合并病毒80例及同时段血培养阴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A、B、C、D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培养采血当日PCT、CRP及WBC计数差异。结果相对于血培养阴性患者,细菌感染患者PCT、CRP及WBC计数均明显增高;病毒感染患者CRP较之均明显增高,PCT、WBC计数较之无差异;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者PCT、CRP较之明显增高,但WBC计数较之无差异,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早期、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尤其细菌感染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患者输血前、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输血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比输血后高,且输血1天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比输血后2天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前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后低,且输血1天后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2天后高,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大量输血,患者纤维蛋白原得到溶解,稀释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应引起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方法选取我院已被确诊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应用PCT监测,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按照推荐剂量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1±1.4)d,明显优于对照组(10.0±1.9)d,同时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的各项炎性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减轻了医院的床位周转压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50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普通呼吸系统感染,观察组为严重呼吸系统感染,并选择5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对象,将其命名为参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验效果。结果在呼吸系统感染中,血清降钙素原、APACHE-Ⅱ、感染程度三者之间呈正比关系;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血清降钙素原与呼吸系统感染常以正比关系出现,因此血清降钙素原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参照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之间的52例被确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存活38例,死亡14例,分别记录重症胰腺炎患者第1、3、7、转出或死亡当天的PCT水平,同时进行相应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physiological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Ⅱ)和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bed-sideindexforseverityinacutepancreatitis,BISAP),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死亡组患者PCT浓度、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和存活组患者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中第3天、第7天及治疗结束前PCT浓度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死亡组PCT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存活组PCT水平则成下降趋势,同时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也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检测PCT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例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该病病例B超引导穿刺活检术定性后明确为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B超引导穿刺活检病检确诊后给予放化疗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5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儿童35例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行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5.27±7.51)mg/L、(1.59±1.03)ug/L,对照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5.27±2.65)mg/L、(0.13±0.07)ug/L,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健康儿童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均较正常儿童显著且且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517,P<0.05)。结论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是较好的细菌感染指标,二者在肺炎儿童与健康儿童中有显著差异,建议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衰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单纯心衰患者),对比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血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血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血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脑梗死组(30例)、中面积梗死组(42例)、大面积梗死组(16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中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检测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