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40例进行观察分析,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标准胰体尾切除术)与研究组(改良Appleby手术),两组各20例。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长、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安全可靠,临床效果确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良性腮腺肿瘤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96.23%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和涎瘘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组间生物学指标发现,两组治疗前后HSP70、P27、CyclinD1、C-MYC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病人HSP7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27、CyclinD1、C-MYC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腕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腕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腕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讨论改良式体位护理在甲状腺疾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应用常规体位护理与改良式体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中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呼吸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舒适度比较研究组患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改良式体位护理后,能减少患者颈部过伸时间,提高耐受力,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肺脓肿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术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至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痰量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O2)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阴性率、病灶减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比组(25例)和探究组(25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疗法,探究组采取改良VSD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比组为76.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VSD技术,效果确切,可促进伤口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都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其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效果十分显著,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的互利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OSAHS患者50例,进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术后的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观察,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病人术后进行随访观察6-24个月,依据OSAHS诊断标准,治愈36人,占72.0%,显效8例,占16.0%;有效6例,占12.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睡眠时呼吸不畅的有效治疗方法;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腰椎术前指导在优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需进行腰椎手术的患者共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术前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后优质护理措施,即针对性加强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在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健康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2.5%、97.5%、93.75%,而对照组为12.5%、81.25%、80%,两组患者在三项的统计学对比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腰椎术前指导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医院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与对照组20.0%(5/25)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后疗效十分显著,既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促使其快速康复,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娩肩方法比较,分析改良式娩肩法对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3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娩肩过程中采用宫缩时不用腹压,由助产士帮助娩出胎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法,即宫缩时产妇运用腹压,助产士协助娩出胎肩。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资料完整的148例,会阴完整、Ⅰ度裂伤、Ⅱ度裂伤率分别为26.35%、64.19%、9.46%,对照组资料完整的134例,会阴完整、Ⅰ度裂伤、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0.45%、64.93%、24.62%,两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改良式娩肩分娩法可以减少或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临床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计收治的80名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观察组中开展改良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实验观察组中的临床结局和症状好转的比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间差易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临床结局,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早在1993年由德国学者兼外科医生提出,并成功设计出专用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裘华德教授次年将该技术引入我国。经过一系列改造,该技术不断得到完善。目前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独立生产各自品牌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套件,其种类不下百种。本研究收集了常见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套件,实测其各项物理系数,利用Abaqus软件构建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该装置改良设计方案,为优化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