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治疗的DGP患者84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0例。两组予调整饮食、运动干预和药物控制血糖(拜糖平+甘精胰岛素)等基础治疗。西医组加莫沙必利胶囊5mg/d,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中医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1剂/d,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比较随访半年与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中医组总有效率较西医组更佳(χ2=4.20,P<0.05);随访观察半年和1年,中医组复发率低于西医组(χ2=4.29或5.24,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DGP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具有治疗与预防DGP复发的双重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对肠道菌群及循环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的肠球菌菌落少于参照组,拟杆菌菌落多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肠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的菌群数量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NF-α、INF-γ、IL-1β以及IL-6等炎性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比参照组的83.33%更高,P<0.05。结论应用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理想,治疗期间不会对肠道益生菌产生显著影响,且对炎性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胃食管反流患儿应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患儿病情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控制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患儿共5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8例患儿。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控制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治疗方式相比,应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控制不良反应,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内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下食管炎愈合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胃食管反流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200)摘要目的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于2009年2月~2011年1月到我院收治的23例残胃无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经过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稀钡X线透视检查或者纤维胃镜等检查,排除了机械性梗阻问题,确诊为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因此全部患者均采取胃肠减压、对症治疗以及胃肠外营养邓治疗措施,治疗15~48d后,18例患者残胃无力症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状况恢复良好。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是非机械性梗阻,具体诱因为高龄、焦虑、紧张等,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症、支持治疗为治疗原则,治疗效果显著,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莫沙必利两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疗效。方法选取7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予胰岛素或降糖药治疗控制血糖。联合组加用红霉素胶囊(250mg/次,3次/d,餐前30min口服)联合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d,餐前30min口服)两药联合治疗,连用6周。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片治疗,剂量、用法及疗程同联合组。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0,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症状较轻,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χ2=0.18,P>0.05)。结论红霉素与莫沙必利两药联合治疗DGP疗效肯定,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对较低(观察组为7.5%),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141例经病理科证实为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和形态学特征与病例组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总结不同肺部病理组织的CT影响,提高临床上肺部结节的诊断率。方法所及入院患者中141例经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运用病灶薄层、增强扫描、后技术处理等CT扫描技术,关注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等,研究肺部结节的CT表现与病例类型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不同病理组织的CT。结果在病灶部位上,结核球的部位较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的发生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特征上,周围型肺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发病部位来说,结核球击中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居多。从形态特征上讲,分页征、毛刺征、空泡征等以周围性肺癌居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需要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所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14例需要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为开展的临床对比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实际的临床对比实验发现,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其术后的排气时间明显较采取一般常规方法的对照组显著缩短。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离床活动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在整个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期间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胃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于我院并经病理学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扫描共诊断出良性结节42例,恶性结节4例,CT检查的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66.67%,灵敏度为84.21%,特异性77.89%;MRI检查共诊断出良性结节41例,恶性结节5例,MRI检查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3.33%,灵敏度为71.56%,特异性为83.27%。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方面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在灵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用CT和MRI检查均具有良好的诊断的准确率,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在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中各具特点,因此临床诊断中应该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相联合的方式进行诊断以提高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本院就诊的肺混杂毛玻璃结节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穿刺病理学实验,对患病情况予以诊断;并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据影像表现对其病症与病情予以诊断和评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为77例,恶性结节者为35例;其中良性结节患者有21例为炎性病变,27例为血管病变,29例为结核球病变,共75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7.40%;恶性结节患者有15例为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为周围性肺癌,共32例与病理学实验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97%;同时CT表现与肺部结节的性质紧密相关。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混杂毛玻璃结节病变予以诊断,可有效区分良性与恶性结节病变,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符度较高,故而临床诊断价值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