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的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环境刺激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0~6岁智力低下的儿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0~1岁患儿有14例;1~2岁患儿有8例;2~3岁患儿有9例;3~4岁患儿有5例;4~5岁患儿有8例;5~6岁患儿有6例,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并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经诊断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早期干预训练之后发现疗效显著,并于治疗之前的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患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们经过治疗以后再智力水平、行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说明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在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1996例,诊断87例11~13+6孕周胎儿发育异常的声像图的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1996例11~13+6周的胎儿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发育异常87例,其中颈部异常的68例(包括号NT测值增厚51例、颈部水囊瘤16例)、全身水肿2例、腹裂1例、脐膨出5例、无脑儿2例、露脑畸形6例、巨膀胱1例、颅骨缺损1例及联体双胎1例。结论孕11~13+6周是产前筛查的重要阶段,进行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可靠方法及重要手段,对胎儿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桥地区学龄前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儿童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均值离差法等级评价标准,于2010年6月体检本地区三所幼儿园儿童1723名。结果对年龄标准身高、年龄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三个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儿童营养不良、营养正常、发育迟缓、超重及肥胖儿所占比例分别为1.28%、73.30%、104%、16.95%、7.43%;龋齿、贫血儿分别占30.01%、1.04%。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江桥地区学龄前儿童总体的营养状况良好,但是儿童肥胖率达到了7.4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通过饮食、行为矫治、适当运动及健康教育等手段把江桥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率控制在正常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发生的6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儿在入院后1~2天内行PICC置管,经右侧腋静脉置管2例,经右侧贵要静脉置管2例,经左侧贵要静脉置管1例,经右侧颞浅静脉置管1例;尖端位置位于胸7右侧水平3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位于胸7~8间隙右侧水平2例,1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1例外拔1cm后复查胸片导管尖端位于胸1水平,位于胸5右侧水平1例。于置管后4~12天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1例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改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3例予无创辅助通气,急查胸部X片,寻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确定PICC的位置。5例患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一胸椎右侧,3例位于第二胸椎右侧,1例位于第4胸椎右侧。确定胸腔积液后,停用PICC输液,拔除导管;胸腔穿刺放液引流,送检胸水常规、生化、需氧培养、乳糜实验。经积极抢救后5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导管尖端定位缺乏全面和个性化分析及未注意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正确分析X线片结果和做好日常维护可有效预防PICC液体渗漏导致的胸腔积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KL-6粘蛋白在胆汁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胆道梗阻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胆汁中KL-6粘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意义。结果予以相同的生化测定方法后,恶性组患者胆汁中的KL-6粘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良性组,差异显著(P<0.05)。胆汁中KL-6粘蛋白的AUC为0.954,提示对于良恶性胆道梗阻来说,KL-6粘蛋白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在胆道梗阻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KL-6粘蛋白在恶性胆道梗阻患胆汁中呈高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患者,为临床鉴别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11岁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PNE儿童98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Achenbach行为量表评分(CBCL)并分析影响PNE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1)。观察组男童在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强迫症、交往不良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童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体诉、残忍、性问题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年龄大、父母关系差、由老人或保姆抚养均为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父母文化程度高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6~11岁PNE儿童存在抑郁及社交不良等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关系、年龄等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因素采取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等措施,加强心理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