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54%),对照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1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心衰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5月-2017年9月84例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防范性护理组则给予防范性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管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疼痛程度。结果防范性护理组乳腺癌术后PICC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防范性护理组术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疼痛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防范性护理组焦虑心理、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给予防范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焦虑,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PICC置管 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药物为罗红霉素胶囊,标准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结束后,判断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根据统计的治疗效果计算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6例,治愈率为98.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4例,治愈率为77.19%。结论表明耳内镜下鼓膜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药物,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损伤 耳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深静脉相关感染患者中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法进行干预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导管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导管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及外周血培养阳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治疗发生的相关感染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感染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感染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规范化护理流程 安全性
  • 简介:我科自2003年以来行股静脉穿刺8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行股静脉穿刺术一次穿刺成功50例,2~3次穿刺成功19例,失败13例,失败率15.8%。穿刺失败主要表现为穿入股动脉7例,无回血2例,送不畅3例,血肿及导管阻塞1例。

  • 标签: 穿刺术 股静脉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及护理改进措施。方法以本科室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留置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ICC维护与护理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留置PICC患者实施维护与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管路维护 并发症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鼓膜切开置治疗,观察组予以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以及治疗后听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纯音听阈以及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耳峰压值以及静态声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降低咽鼓管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 鼓膜置管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耐高压双腔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肿瘤患者共90例,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PICC,观察组45例采用耐高压双腔PICC,两组均进行导管维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耐高压双腔PICC在肿瘤患者中进行穿刺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肿瘤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腔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对产科麻醉硬膜外置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20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产妇行以常规硬膜外置,研究组110例产妇行以硬膜外腔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硬膜外置置入血管概率为3.64%,失败概率为1.82%,对照组置入血管概率为13.64%,失败概率为10.00%,研究组硬膜外置置入血管以及失败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科麻醉硬膜外置来说,硬膜外腔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可以避免置入血管,降低失败概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腔置管 生理盐水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鼓室内注射不同药物和鼓膜引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按照治疗药物、方式不同分为3个小组,给予A组20例患者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给予B组20例患者喜盐酸氨溴索和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给予C组鼓室引流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A组高(p<0.05),而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C组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盐酸氨溴索和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鼓室内注射 鼓膜置管引流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份至2012年8月份收治的16例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接受腹膜透析术。观察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腹膜透析良好放置,平均手术用时为48分钟。在精心护理下,无一例出现显著并发症,术后十天内患者全部出院,收到了积极的预后效果。结论针对肝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术时,提供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病合并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置管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分析延续护理服务在PICC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PICC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服务,观察分析两组PICC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PICC导致留置时间为(116.41±15.8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68±12.51)天(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P<0.05)。这表明在PICC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患者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引流治疗肾积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积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输尿管镜下引流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肾造瘘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两种引流术均有良好效果,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梗阻程度及部位、结石大小等临床综合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经皮肾造瘘 道输尿管 引流 肾积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介入辅助下经皮肝脏穿刺引流术在肝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以超声介入辅助下经皮肝脏穿刺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26例患者,设其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以切开置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26例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置引流,在超声介入辅助下进行经皮肝脏穿刺引流术可以更安全、有效地治疗肝脓肿。

  • 标签: 超声介入辅助 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 肝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统计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结果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随访中发现4例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0%;经药物干预、护理干预处理后,3例患者保留PICC后缓解,1例将PICC拔除并放置滤网,经溶栓治疗、护理干预后好转。结论肿瘤疾病、高D-二聚体、化疗、类型是肿瘤患者PICC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相关因素,针对性药物处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或缓解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及护理改进措施。方法以本科室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留置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共8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ICC维护与护理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留置PICC患者实施维护与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管路维护 并发症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中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而观察组则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一次性到位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导管外露长度、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心电图定位技术运用在PICC中可以提高一次性到位率。

  • 标签: PICC置管 心电图定位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骶阻滞辅助静脉麻醉在特殊体型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芬太尼+丙泊酚,观察组进行改良骶阻滞辅助静脉麻醉。比较两组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产后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骶阻滞辅助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提高麻醉效果,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 标签: 改良骶管阻滞辅助静脉麻醉 特殊体型患者 宫腔镜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PDCA管理对ICU患者PICC并发症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ICC的5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括250例PICCICU患者。对照组PICCICU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PICCICU患者采用PDCA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8%,疼痛程度评分为(3.84±1.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为95.6%,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在PICC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成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PDCA管理 ICU患者 PICC置管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