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额外加用肠内营养乳剂每日500ml,对照组不加用,进行EN支持90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无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加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总结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40例胃癌患者,术前留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即开始经液囊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制定并实施相匹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包括加强营养液输入速度、温度、防污染的控制,做好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基础护理,不适症状的观察和护理。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无营养液及输送系统所致感染发生。期间,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5例,腹泻2例,其中1例腹胀患者未能缓解,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其余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消除。结论采用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给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8小时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可很好的耐受,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种优越的方式,避免了术后早期经口建立肠内营养,导致吻合口瘘等风险,也避免了术中经远端小肠造瘘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发生空肠造瘘口瘘及留置营养管时间长等缺点。而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是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和减少相关不适症状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方式与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全营养混合液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患者输注结果,总结护理管理方式。结果76例患者所配置的626袋全营养混合液,在配制的过程当中全营养混合液均未出现沉淀和浑浊现象,患者输注后均未发生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热、寒颤、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配制室空气培养细菌计数均<10cfu/m3。结论通过严格执行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程序,并严格控制全营养混合液的储存时间与条件,能够确保全营养混合液的理化性质稳定,保障患者输注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鼻腔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以胃肠营养泵持续注入肠内营养液;对照组30例,患者以50ml注射器间断注入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后,试验组TSF为(6.6±0.9)mm,TP为(72.0±1.8)g/L、LYM为(1.5±0.2)109/ml,APACHE-Ⅱ评分为(19.2±2.8)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期间,试验组腹泻1例(3.3%),反流1例(3.3%),未见胃潴留和吸附性肺炎病例,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行持续输注或间断输注均能基本保证营养供给,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肠内持续营养输注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具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用于食道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集的食道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肠外静滴营养治疗(对照组,n=42),观察组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治疗(观察组,n=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使营养均衡,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具非常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术中放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开始经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针对留置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患者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鼻咽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不适症状均得到有效处理,无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d,平均住院费用31079.6元。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加速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含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EN)对老年危重症病人营养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危重症病人,使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免疫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危重症病人进行含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与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儿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肠外营养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出我院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评估其营养状况,并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百普素),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都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患者治疗前的营养良好率为50.0%,治疗后为78.6%,治疗后的营养良好率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与反流2例,误吸1例,腹胀1例,腹泻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开展营养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102例60岁以上的DM患者纳入本次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降血糖治疗,同时对比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进行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改善情况,并掌握两组DM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DM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低于对比组的13.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DM患者实施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和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DM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肿瘤治疗方案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常规肿瘤治疗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