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应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7月31日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480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取采集一份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整理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检出率差异。结果:通过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整理发现:草酸钙结石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再次为尿酸类结石,构成比最低的结石类型为感染石;另外,全部48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有一种结石成分的患者134例(27.92%)、二种结石成分的患者205例(42.71%)、三种结石成分的患者141例(29.38%),最常见的混合性结石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检出率差异发现:男性和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碳酸磷灰石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碳酸磷灰石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应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的效果显著,该系统能够较为精确且快捷的分析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简介:总结1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护理经验。心功能Ⅲ-Ⅳ级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根据医嘱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心功能改善到Ⅱ级的患儿改为间断床边活动。持续心电监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密切观察各心电图波形的异常情况。查电解质,及时了解血K^+、Na^+、Cl^-是否正常。本组均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注意患儿有无出现药物中毒症状。对于行抗凝治疗的患儿,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表现,并预防新血栓形成。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本组8例患儿心功能恢复为Ⅱ级,2例心功能由Ⅳ级恢复为Ⅲ级,1例心肌血栓形成得到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10例患儿仍在随访中。
简介:摘要:探析羊水穿刺后孕妇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孕妇穿刺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羊水穿刺作为一种常见的产前诊断手段,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羊水穿刺后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总结集束化护理在羊水穿刺后的关键作用,旨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速度,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羊水穿刺孕妇,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的羊水穿刺孕妇归为对照组,37例采取集束化护理的羊水穿刺孕妇归为观察组,做好舒适化评估工作,统计术后心理,记录穿刺时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分别行 t、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穿刺孕妇接受集束化护理,穿刺效果良好,缓解了孕妇的消极情绪,孕妇配合度较高,满意度水平也更高。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响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分为2组,医护固定组合,对组内癌痛患者实施全程管理,周期为患者首次入院、出院至死亡。结果: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80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误区观念得到纠正,遵医行为得到强化,按时服药率>95%,出院时患者疼痛评分均小于3分,出院期间疼痛控制效果良好,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护联动,护患互动,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践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践组(n=31)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个性化延伸护理、标准化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慢性胃溃疡患者身上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就诊的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为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运动依从率及情绪控制率均明显较高(P<0.05);ESCA量表评分显著较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个性化延伸护理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运用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运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则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说明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5至2023-5月期间,开展手术治疗100例纳入此次样本中,依据随机奇偶数法均等分为比照组和探析组,分别实施常规手术麻醉流程干预、综合性手术室麻醉管理模式,观察不同模式对镇静程度以及生命体征影响。结果:探析组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波动相较对比组显著降低,统计有差异性(P<0.05)。探析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较对比组缩短,且不同时间段镇静评分与对比组而言下降,有距离差异(P<0.05)。结论:在开展手术期间协助手术室规范化、综合性麻醉管理,确保手术安全、顺利,降低应激反应性,提高整体手术效果,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