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改进标测和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经验,方法:(1)Swartz长鞘:在35例右侧旁道,慢长路,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折返性)和房扑消融中应用。(2)参考电极;右室流出道和右室流入道分别放置2根电极,采用“蛙跳”方法标测较早心室激光动点,然后用射频导管在该点附近标测。(3)在窦性心律时在左室间隔部记录到较局部室波提前高频低幅电位激动晚于希束电位20ms以上处为靶点消融左室特发性室速。(4)应用CARTO系统治疗:3例AT(局灶性+折返性),1例AF和1例ILVR。结果:40例患儿均成功消融,放电次数和透视时间分别为(5.0±3.8)次和(25±12.4)min,结论:改进标测和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应用,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透视时间,尤其CARTO系统应用解决以往难题。

  • 标签: 儿童 快速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 简介: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 简介:目的研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均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将体重指数正常120例患者按照参数不同分为A组(120kV、362mAs)、B组(100kV、362mAs)、C组(80kV、362mAs)。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结果三组图像质量、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相互比较差异较小(P〉0.05);三组间对比图像噪声、平均CT值、辐射剂量差距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可获取到较好图像质量,而80kV、100kV能够使辐射剂量降低。

  • 标签: 双源CT 低剂量扫描技术 冠状动脉成像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技术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大小、脑血流等影响,进一步阐明药物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发病4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23例)和丹参组(1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成轻、中、重三度。尤瑞克林组,给予0.15PNA单位尤瑞克林,丹参组给予400mg丹参,均为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对患者进行头部磁共振多序列检查。发病后30、90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患者临床预后。结果①两组治疗后NIHSS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NIHSS〉10中、重度患者,尤瑞克林组、丹参组治疗前后NIHSS差值中位数分别为4.0(3.0~7.0),2.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尤瑞克林组对中、重度患者疗效更好;②尤瑞克林组、丹参组梗死灶增大比率分别为42.9%(9/21)和41.2%(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两组梗死灶渗血率分别为38.1%(8/21)和11.8%(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③尤瑞克林组及丹参组在治疗后,梗死区局部脑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瑞克林组在治疗后相对局部脑血流星(梗死区脑血容量/镜像区脑血容量)增加较丹参组明显,分别为1.26±0.13和1.0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④MRA显示两组患者大血管再通比例分别为5/7和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尤瑞克林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血液供应;与丹参组比较对中、重度患者疗效更好。

  • 标签: 激肽释放酶类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局部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检测51~60岁、61~70岁PD患者52例未用药时或停药48h后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其中已服用多巴丝肼治疗34例患者再次检测服药1.5h后变化。结果与正常值比较,2个年龄组PD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明显降低(P<0.05或P<0.01);5-羟色胺(5-HT)也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胆碱(Ach)增高,但仅61~70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年龄组比较,DA在61~70岁组实测值更低(P<0.05)。34例患者服用多巴丝肼后,NE、5-HT、DA较服药前明显升高(P<0.15)。结论P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DA、NE、5-HT等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年龄增加是PD发病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段其脑内神经递质变化有所不同。ET可测量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为PD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 帕金森病 神经递质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remonit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信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本文参考欧洲高血压学会发布关于动态血压临床应用价值述评,结合我国情况,对动态血压在临床应用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病 测量数据 血压水平 预后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及彩超技术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利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入选病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以及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其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和趾臂指数(toe-brachialindex,TBI),并分析相关检测数据和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评价。结果两组测得baPWV、TBI和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收缩压是IMT异常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血糖是baPWV异常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血糖是TBI异常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TBI保护因素。结论结合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指标并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测量IMT,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外周动脉硬化程度,因其简便性、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好而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趾臂指数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声检查
  • 简介:自1957年Norman.J.Holter发明了动态心电图(DCG)仪,经过近50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不可缺少医用电子仪器.它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及日常活动时发生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仪 临床应用 现状 记录器
  • 简介:目的对介入治疗在肝血管肿瘤中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肝血管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在肿瘤供血靶动脉送入导管超选择,并给予患者明胶海绵+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方式为静脉灌注,最后实施动脉栓塞治疗,手术之后1-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肿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并发症。结果在40例患者当中,实施介入治疗为50人次,患者肿瘤一般做1次,患者肿瘤较大实施2次介入治疗,其中实施2次栓塞治疗有11例患者,占27.5%。对患者在第一次手术之后进行1-6个月随访,并做CT检查,其中19例显效,肝血管肿瘤缩小〉50%,显著减轻了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中断了肿瘤血供,缩小了瘤体。17例有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上,显著减轻了上腹部不适。有4例无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下。达到了90%总有效率。结论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介入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重要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血管肿瘤 介入治疗 明胶海绵动脉栓塞 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剂
  • 简介:血管扩张药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有良好疗效。老年人应用此药时有其特殊反应,已经引起临床关注。现将我院对88例应用血管扩张药老年人治疗监测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扩张药 治疗监测 心脑血管疾病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对伴有心、脑、肾并发症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160例,永久起搏器(VVT)352例。结果:全部患者都获得满意疗效.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有并发症28例,发生率8%。结论: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慢型心律失常有效方法。

  • 标签: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治疗 慢性心律失常 永久起搏器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中为了使影响健康危险行为被降低或消除,养成良好行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应进行健康教育,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使患儿及其家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做好儿科护理,密切护患关系,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也是至关重要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对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重大举措。作为创新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重大实践,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心电检查和监护服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利用远程医学模式和新式远程心电设备和网络技术,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应用在示范工程中将直接服务于广大百姓。

  • 标签: 远程心电 心电监测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心电监护系统 保障模式 服务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评估表对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评估等级,以便能合理安排护士,指导护士给予相应护理,确保患者透析质量与安全。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242例患者透析次数共计38680人次,结合血净病房现实情况制定评分表格,每次每位患者透析前进行评估,并填写在血液透析单上,根据评估等级护士长分配相应护士进行护理并给予指导。结果这种评分表更能真实地反映透析当日患者病情,更能反映护士工作强度及工作量,同时护士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论本文所提出评估表能够为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了解所负责患者情况更好地服务,有利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护士所看护患者的人数,确保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评估表 应用
  • 简介: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成像与细胞外容积(ECV)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检查63例DCM患者作为DCM,另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T1Mapping成像与延迟钆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I)、每搏输出量、心率变化.根据DCM组患者是否出现延迟强化(LGE)分为LGE组与非LGE组,分别比较DCM组和对照组、LGE组和非LGE组增强前T1值、增强后5min、15min、30minT1值、细胞外容积(ECV)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前TI、ΔTI、ECV区分DCM组与对照组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TI、ΔTI、ECV诊断效能.结果DCM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EDV、LVEDI均高于对照组,LVEF、每博输出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15min、30minT1值、ECV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中LGE组43例,非LGE组19例,LGE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T、15min、30minT1、ECV均高于非L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区分DCM组和对照组,ECVAUC值高于ΔTI和增强前T1.增强前TI、ΔTI、ECV区分两组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敏感度、准确率高于增强前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TI和ECV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磁共振T1Mapping和ECV技术在评估均DCM心肌纤维化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T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智能应用程序可提醒你测量血压和服药,帮助你更好地控制疾病。跟踪及记录血压走向应用程序可能有用。就目前而言,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避免应用手机作为测量工具应用程序。现在一半以上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应用程序管理高血压等健康疾病。

  • 标签: 应用程序 高血压 测量工具 健康疾病 程序管理 成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27例既往确诊为冠心病或经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或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5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受检者随着年龄增长钙化率逐渐增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随年龄增长冠心病组钙化特异性降低(降至11.12%).钙化血管以累及一支血管最常见,多为左前降支(LAD),三支血管钙化者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者.结论: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事件有与病理相符临床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钙化 诊断 钙化率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2例护理案例,讲述鱼骨图具体实施方法。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鱼骨图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对左心室功能测定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临床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数据重建成20组,调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将双源CT心功能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结果80例中,采用双源CT心功能测量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8、0.891、0.766和0.73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

  • 标签: 双源CT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