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位于洮河领域的卓尼鼓舞文化中,比如巴郎鼓这种舞蹈道具就反映了该地区藏汉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性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果。
简介: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话语背景下,特别是在岔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下,八角鼓票房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通过描述北京八角鼓票房发展的历史全貌,呈现票房各个时期的特征,即最初作为闲暇时的娱乐,到被迫成为谋生的手段,再到文化传统的延续。票房的流变既呈现曲艺和社会组织发展的自身规律,又与满族、旗人的历史变革关系密切,更与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相关联。
简介:2015年岁末的一天,我在与湖北省社科院龚益民教授聊天的过程中,他向我说起了社科院的一则轶事,最近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出台后,省社科院有几位同仁都在争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概念的"首倡之功",一时之间,莫衷一是。为了平息争议,决定进行网络检索,结果发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在2002年提出来的。回忆的闸门顿时打开,十多年前那段往事就如电影放映般历历在目。多年来,我一直在城市史和城市学的研究领域耕耘,
简介:我到尼泊尔的时候,恰好碰到尼泊尔新年,巴克塔普尔人称毕斯基节(BisketJatra)。尼泊尔新年是指官方采用的维克拉姆历(Vikram)新年,这套历法得名于北印度传奇国王维克拉姆帝亚(Vikramaditya),中文意译为“超日王”,
简介:“唱得烂就不要唱啦。”有人在吵,音乐停了下来,乐手们面面相觑,主唱张峰对着话筒吼回去,“我们烂就没有舞台吗!”
简介:停足伫立,目之所及但见烟波浩淼,杨柳掩荫之下,各色拱桥蜿蜒湖面待得久了,水面上还隐隐传来悠远的钟声,将人的视野不由得带到对面山顶高耸的寺庙建筑之上。杭州湘湖的辽阔水面,不由令人浮想联翩。
简介:“如果说古典的城市是关于神的,现代城市是关于资本和权力的,那么未来的城市就应该是关于人与自然的。”马岩松的建筑论《山水城市》,一开篇就开宗明义,带着隐约的批判色彩。
简介:新出東魏《張瓊墓誌》、《張遵墓誌》爲我們重新思考侯景反叛東魏事件提供了若干新的綫索。本文結合新出墓誌與傳世文獻,考訂並梳理了張瓊父子的生平事迹。張瓊父子以及侯景的個人命運無不與高歡集團的結構及其自身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高歡集團成員依其加入時間先後,呈現出以高歡爲中心的"同心圓"結構,而高歡集團成員任職的空間分布又與其個人資歷有關。自尒朱榮擁立孝莊帝起,直至東魏北齊,始終存在着"河南—河北"的政治格局,侯景叛魏既是上述政治格局演變的産物,又深刻影響了上述政治格局的走向。
中国鼓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藏族巴郎鼓
闲暇、生计与文化——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尼泊尔新年——同雨神一起狂欢
风起于沟水,吹动了乐队的旗帜
古湘湖重现人间 荡漾起新棹歌
马岩松:描绘未来的那一刻起,就是实现梦想的开始
論魏齊之際“河南—河北”政治格局的演變——從東魏張瓊父子墓誌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