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教学阅读.“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即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简介:纵观江苏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很多题是源于课本,即对教材中出现的例题或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后形成考题,这样更体现出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又突出教材的导向功能.所以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课本题源加以适度的改造,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简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有创造性地学习,课本中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简介:数学书中有许多习题都是通过编者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而精心设计的,因此具有典型代表性、迁移性、再生性等诸多特点.我们若能以此为原型加以演变和联想,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好题,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创新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下面就课本一道习题进行一些探究和拓展.
简介:物理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决定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实验器材、实验环境、设计方案等都是教师在准备实验时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各校的实验条件不同,课本上提供的实验方案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很多实验我们完全按照课本的方案是很难或根本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实验,方能使实验成功,而且效果明显.对课本实验改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简介:“筷子提米”实验是八年级物理课本上的一个演示实验,它说明了静摩擦力的问题.有时老师上课可能来不及准备筷子、米和杯子,这种情况下用课本和小纸条(课堂上现场可取)来演示静摩擦实验,效果也很不错.
简介: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17题的原型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92页第11题,题目如下:
简介:一道《解析几何》课本习题的应用四川省三台中学何莲芳邮编621100众所周知,弦长公式|AB|=(1+k2)△|Q|(其中△=b2-4ac)在处理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弦长问题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涉及的长度不是弦长(如线段的一端在曲线上,而另一端...
简介:每一年的高考题有很多都能从课本习题中找到源头,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09江苏高考也不例外,本文以第18题为例说明.
简介:笔者在人教版数学必修5(第3版)第二章数列的教学时。学生针对课本紊材提出了两个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问题,本文就这两个案例进行探究.
简介:我在“压强”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点滴体会①徐建华(桂林市十二中桂林54100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多方面的,现仅以压强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指导学生...
简介: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课本中的插图如图所示,这幅插图的作用究竟是电流概念与水流概念的类比,
简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新课标所提倡的重要教学观念,它强调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过程,需要教师在课程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信息的整理、分析、反思与选择而不断进行演变,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动态地生成学习内容.笔者结合一道课本习题的课堂教学谈谈教学的随机生成.
让课本回归数学课堂——数学课本阅读的引导路径
挖掘课本习题 探索复习策略
一个课本问题的探究
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探
初中物理课本实验改进方法刍议
巧用物理课本替换“筷子提米”实验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拓展
一道《解析几何》课本习题的应用
利用课本习题解09江苏高考卷(18)
课本中数列探求通项公式的两个案例研究
我在“压强”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点滴体会
是概念的类比还是方法的类比?——对课本中一幅插图的理解
让学生亲身感悟让教学随机生成——一道课本习题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