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课堂体育活动间歇对儿童的任务行为、学习成绩和认知的影响。方法参与者为87名来自一所学校的澳大利亚小学生,平均年龄(9.11±0.62)岁。3个班被随机分配到仅活动间歇(n=29)、活动间歇和数学组合(n=29)及只涉及数学内容的对照组(n=29)。学生每周进行3次为期四周的五分钟课堂体育活动(课堂活动分成2部分数学课程开始时2分钟和课程中间3 min)。在开始时及试验后进行评估。结果按时间分组,发现任务行为有显著的时间效应(主动参与活动间歇和数学组合vs对照组,P≤0.001;仅活动间歇vs对照组,P≤0.001;活动间歇和数学组合vs仅活动间歇,P=0.037;被动参与活动间歇和数学组合vs对照组,P≤0.001);数学得分(活动间歇vs对照组,P=0.045)。结论有或无整合数学内容的体育活动间歇对提高儿童的任务行为和学习成绩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院校《护理学导论》课程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学生成绩,为加强课程建设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对某院校5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学导论》课程成绩、不同知识点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间的关系;基于经典测量理论测量期末试卷的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评价试卷质量。结果学生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总成绩的平均分为93.66、67.07、75.19;考试成绩最高分89,最低分52,中位数65,及格率93.10%,60~69、70~7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3人、15人;考核的20个知识点中,有10个知识点及格率<60%,其中有5个<50%;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呈正相关(r=0.973,P<0.001);期末试卷难度系数P=0.329、区分度D=0.256、信度r=0.734。结论期末试卷总体符合教学要求、质量较佳,学生平时成绩较理想,但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整体偏低,对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校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临床理论考试成绩,探讨该校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方法采用难度、区分度分析试题质量,采用SPSS 24.0行F检验和LSD-t检验分析基础医学、医学人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模块及二级学科掌握率。结果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74,区分度为0.37;各模块难度系数均大于0.70,区分度均在0.40左右;基础医学、医学人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掌握率都在70%以上,临床医学最高,医学人文和基础医学最低;各二级学科掌握率均在60%以上,差异较大。结论此次考试较简单,区分度好,学生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仍需要根据薄弱点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安全管理对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月入院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11月入院的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进食环境管理、口腔护理等常规进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摄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使用食物流动测试方法指导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发生刺激性呛咳情况和胃管留置天数,采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进食感受VAS主观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喉癌患者刺激性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FOIS、V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管理能够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精准的进食指导,可以提高进食的安全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风险与双重任务下的起立步行(TUG)测试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在江苏南京社区居住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93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老年抑郁筛查;分别进行单一任务TUG(TUG-single)测试、附加操作任务的TUG(TUG-manual)测试、附加认知任务的TUG(TUG-cognitive)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G-single、TUG-manual、TUG-cognitive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DS得分与TUG-single、TUG-manual、TUG-cognitive测试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平均TUG-cognitive时间和平均TUG-manual时间长于平均TUG-single时间(P<0.0001)。GDS得分越高,TUG-single测试时间越长,两者呈正相关(r=0.2261,P=0.0016);GDS得分与TUG-manual测试时间呈正相关(r=0.2359,P=0.0010);GDS得分与TUG-cognitive测试时间也呈正相关(r=0.1946,P= 0.0067)。结论老年抑郁风险增加与TUG测试时间延长呈显著正相关,TUG测试可用于评估老年抑郁患者的功能性移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磁场会改变次级电子运动轨迹,继而影响剂量场分布,磁共振加速器(MR-Linac) X线束剂量学特性与常规加速器有差别。本项目旨在测量和分析1.5T MR-Linac的X线束剂量学特性。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19年5月安装1台瑞典医科达公司Unity型1.5T MR-Linac,使用磁场兼容工具对其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包括表面剂量、最大剂量点深度、射线质、离轴比曲线(OAR)中心位置、对称性、半影宽度、不同机架角度的输出量变化。结果不同射野面积的平均表面剂量为40.48%,平均最大剂量点深度为1.25 cm。10 cm×10 cm射野面积下,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1.47 mm,对称性为101.33%,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6.86 mm和7.14 mm;y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偏移0.3 mm,对称性为100.85%,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5.92 mm和5.95 mm。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量最大偏差达1.50%。结论与常规加速器不同,MR-Linac不同射野面积表面剂量数值趋于一致,最大剂量点深度上升。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造成对称性变差和半影不对称。不同机架角度下的输出量变化明显,需要修正。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利用加速器轨迹日志评估多叶准直器(MLC)性能的解决方案并对TrueBeam加速器MLC评估。方法所有测量在不同机架/小机头组合下各测5次。用动、静态MLC构造宽度1 mm的狭缝,评估加速器小野到位精度控制能力。由MLC重复运动评估其重复性。由MLC构造宽度1 cm的狭缝以不同速度由-7 cm匀速滑至7 cm处停止或立马匀速滑回,评估其匀速、变方向运动。由交叉运动评估其在复杂计划中的表现。结果动静态狭缝野MLC到位准确度高。重复性得机架0°、非0°时MLC误差频谱分布一致,绝对值差0.001 1 mm。机架0°、MLC速度由5 mm/s增至25 mm/s时,其均方误差(RMSE)由0.0150 mm增至0.0598 mm。机架非0°时,RMSE变化趋势一致,但绝对值稍大。MLC变方向运动引起的"超速"较其由静止启动时明显性低,速度在交叉前后无明显变化,速度在设定速度附近上下波动,且与机架角度无关。结论利用轨迹日志评估加速器MLC性能的方法,能对TrueBeam加速器MLC进行详细评估,可用于MLC快速质控。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衰弱状态的预测效能,为临床衰弱状态评估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7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表型量表评估其衰弱情况、应用TUGT对其进行步行功能记录,采用ROC分析TUGT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衰弱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60~69岁患者衰弱状态的TUGT最佳临界值为15.17 s,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95%CI为0.727~0.902,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8.04%;预测≥70岁患者衰弱状态的TUGT最佳临界值为15.26 s,其AUC为0.829,95%CI为0.724~0.906,敏感度为77.50%,特异度为82.86%。结论TUGT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评估中具有中等的预测效能,但其可提供客观而有效的临床数据参考,而且该测试快速、简便、临床易操作,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初步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室参考。方法 收集绵阳市一例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痰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涉及强阳性和弱阳性和阴性,选取6种国产试剂(A~F 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 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 A,B,C,D 试剂检测结果(ORF1ab 和N 基因)均为阳性,E 试剂未检出阳性对照未检出,用其阳性对照作为样本加入A试剂同样是阴性结果,所以该试剂该批次质量存在问题,本次实验结果无效,没有进行比对,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REF-XT01型尿酸测试仪检测血尿酸浓度的准确性,以判断该尿酸测试仪检测结果能否用于指导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的调整。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就诊的1 551例受试者,空腹采集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浓度,同时采集指尖末梢血用REF-XT01型尿酸测试仪测定血尿酸浓度。应用线性回归、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尿酸浓度(sUABA)检测值和尿酸测试仪血尿酸浓度(sUAUM)检测值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估sUAUM能否用于指导痛风患者的降尿酸用药。结果回归分析表明sUABA和sUAUM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Y=0.875X+39.525(r=0.84, P<0.01);ICC为0.829(95%CI 0.814~0.844, P<0.01);Bland-Altman图显示sUABA和sUAUM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绝对偏差95%一致性界限(95% LoA)-143.4~114.5 μmol/L,平均偏差-14.4 μmol/L。以300 μmol/L作为尿酸测试仪的检测临界值,灵敏度为96.61%,特异度为48.8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P<0.01),而以360 μmol/L作为检测临界值,灵敏度为90.98%,特异度为66.78%,AUC为0.914(P<0.01)。结论REF-XT01型尿酸测试仪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检测血尿酸数值可用于指导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的调整。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测试中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 2018 年 8 月到 2019 年 8 月, 抽取到我院进行听力测试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一共 70 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患儿 35 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主动配合度以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儿主动配合率 32 例( 91.43% ) ,对照组 21 例( 60.00% ) ;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 34 例( 97.14% ) ,对照组 27 例( 77.14% ) ,两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测试的过程中行护理干预,更加利于测试的顺利完成,护理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 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 9月 ~2017年 7月期间收集的 500份无偿献血标本和 29份室间质评标本( HIV阳性)进行试验研究,先后使用第 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第 3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进行血液筛查,前后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 经实验室HIV血液筛查后,在 529例血液样本中,检出阳性结果 36例。实验组检出阳性 35例( 6.62%),第 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在对于 HIV病毒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 97.22%、 100%以及 99.81%。对照组检出阳性 34例第 3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在对于 HIV病毒的特异性、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 91.67%、 99.80%以及 99.2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检验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为 [( 13.02±1.45)万元>( 9.32±1.26)万元 ]相对更高( P< 0.05)。 结论:第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并测试其效果。方法在本诊断试验评价研究中,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下称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1例烧伤患者伤后48 h内创面照片484张,采用随机数字编号。采用图像查看软件圈出目标创面,由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3名具有5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判断烧伤深度,用不同颜色标记浅Ⅱ度、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后,按224×224像素的尺寸切割得到完整大小的图像块5 637张。采用图片生成器将3种深度烧伤图像块均扩充至10 000张后,将每种烧伤深度图像块按7.0∶1.5∶1.5比例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在Keras 2.2.4 Python 2.8.0版本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残差网络ResNet-50构建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输入训练集进行训练,利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调整、优化。利用测试集测试构建的模型识别各类烧伤深度的准确率,计算精确率、召回率及F1指数;通过降维工具tSNE将测试结果降维可视化生成二维tSNE云图,观察各类烧伤深度分布情况;根据模型对3种烧伤深度识别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绘制出相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1)经测试集测试,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识别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的精确率分别为84%(1 095/1 301)、81%(1 215/1 499)、82%(1 395/1 700),召回率分别为73%(1 095/1 500)、81%(1 215/1 500)、93%(1 395/1 500),F1指数分别为0.78、0.81、0.87。(2)tSNE云图显示,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测试集测试结果中不同烧伤深度之间总体重叠较少,其中浅Ⅱ度与深Ⅱ度、深Ⅱ度与Ⅲ度烧伤之间重叠相对较多,而浅Ⅱ度与Ⅲ度烧伤之间重叠相对较少。(3)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识别3种烧伤深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94。结论采用ResNet-50网络建立的人工智能烧伤深度识别模型可较准确地识别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照片中烧伤深度,特别是浅Ⅱ度与Ⅲ度烧伤,有望用于临床烧伤深度辅助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对中医内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中医内科轮转的实习学生86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传统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研究组(n=43)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对比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效率、综合能力评估结果。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技能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习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综合能力各维度评估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应用于中医内科实习带教中,对实习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考核成绩优异,学习效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健康成人6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水平以及与握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海拔2700m高原地区居住和生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成人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对所有受试者进行6MWT距离和握力测试,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握力与年龄以及6MWT与握力的相关关系。结果按性别进行分类后,男性6MWT距离为(569.0± 41.8)m,显著大于女性的(500.7±42.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1)。受试者平均握力水平为(355.4±74.6)N,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握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9,P<0.01),6MWT距离与握力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高原地区成人6MWT为(549.2±52.2)m,而握力可以作为预测6MWT距离的有效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我国城区0~6岁儿童的家庭内意外伤害环境量表,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方法经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和预调查等确定量表相关内容后,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城区抽取1 104名0~6岁儿童,问卷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发生意外伤害和家庭环境情况等内容。采用Cronbach′s α和分半系数评价量表信度;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根据是否发生家庭内意外伤害将儿童分为两组,采用t检验分析量表的区分效度。结果量表共包含6维度54条目;共回收有效问卷1 074份,男童554名(51.6%);<3岁儿童519名(48.3%);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8.34%(197名),家庭内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0.71%(115名)。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分半系数为0.82,达到信度0.70以上的标准。量表各维度和总量表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0.84之间,P均<0.001。总量表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34%,5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30;量表的近似误差均方根、比较拟合指数和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0.07、0.61和0.71。家庭内意外伤害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所研制的中国城区0~6岁儿童家庭内意外伤害环境量表信、效度均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22例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比两组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使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案例分析、平时表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病情分级能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自我动机信念、任务分析、自我监控与调节、自我评价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能够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教学效果,增强其病情分级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比较,探讨免疫荧光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试剂盒(简称Sofia FIA)、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FA)和RT-PCR方法,对2017年7月至12月,350例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Sofia FIA方法共检出甲型/乙型流感186例,总阳性检出率53.1%,其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35.4%,乙型流感病毒17.7%。Sofia FIA与RT-PCR比较,针对甲乙型流感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89.4%、100.0%、100.0%、86.6%、93.7%、0.873;针对甲型流感分别为87.9%、100.0%、100.0%、92.5%、95.1%、0.897;针对乙型流感分别为92.5%、100.0%、100.0%、98.3%、98.6%、0.952。DFA与RT-PCR比较,针对甲乙型流感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83.2%、100.0%、100.0%、80.2%、90.0%、0.800;针对甲型流感分别为82.3%、100.0%、100.0%、89.3%、92.9%、0.847;针对乙型流感分别为85.1%、100.0%、100.0%、96.6%、97.1%、0.902。结论Sofia FIA与DF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与RT-PCR的一致性高,用于流感的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胰腺癌增强CT自动识别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5例胰腺癌患者的4 024张增强CT影像序列,将2 614张影像序列作为训练组输入Faster R-CNN系统,建立影像自动识别模型,通过读取135例胰腺癌的1 410张增强CT影像进行验证。为了进一步测试其临床应用效果,读取150例胰腺占位患者的3 750张增强CT影像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随访。记录结节类别的精准率和召回率,绘制精确回归曲线,分析Faster R-CNN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生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基于135例胰腺癌增强CT影像,得到Faster R-CNN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902、0.913、0.801。经过150例胰腺占位患者资料的验证,判定阳性893张,阴性2 857张,Faster R-CNN诊断为胰腺癌患者98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随访,其中5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癌、21例为胰腺囊腺癌、12例为胰腺囊腺瘤、5例为胰腺囊肿,7例患者未手术治疗。在术后5~17个月内6例死于腹腔肿瘤浸润、肝转移或肺转移。在Faster R-CNN诊断为阴性的52例患者中,有9例经外科术后证实为胰腺导管癌。结论Faster R-CNN系统能够帮助影像科医师对胰腺癌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