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偏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52例,将其针灸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的分析与总结,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其肢体痉挛症状,减轻致残程度,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痉挛脑瘫是指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而致的非进行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痉挛是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症状。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会造成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所以如何缓解痉挛一直是儿童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目前,显微外科手术为痉挛脑瘫患儿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彻底解除肢体痉挛且不复发的优点,已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但由于全麻及手术方式的影响,术后极易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术后的积极预防与护理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因此,术后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改进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尿潴留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疗中风后痉挛瘫痪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2组,每组 50例。对照组开展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 Bathel、 Fugl-Meyer指数改善更加显著, P< 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84.00%,观察组为 98.00%。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痉挛瘫痪者,以常规康复治疗为基础,开展针灸治疗,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强,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康复理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痉挛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由局灶喉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发声困难,以不规则和非控制的发声中断为特征表现,伴有发声费力。有报道其患病率约为1/100 000,中年女性多见,我国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10.3,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根据受累肌群和临床特点,SD可分为3个类型,其中内收型(ad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dSD)最常见,约占SD患者的80%,外展型(ab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bSD)和混合型(mixed spasmodic dysphonia,MSD)较少见。目前,对S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上,而对病理生理学的探索相对有限,临床诊断也因缺乏标准而具有挑战,通常需要喉科医师、言语病理师及神经科医师的多学科合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痉挛瘫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痉挛瘫痪状态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86例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时间选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MAS、PRO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而言,给予其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患者痉挛程度,促进其预后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针灸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根据近几年来的针灸技术在治疗中风之后的痉挛偏瘫的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针灸治疗在中风后痉挛偏瘫中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这些文献中的内容对针灸治疗在这一病症中的具体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辩证 小儿 肠痉挛性腹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到2022年9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医治中风后痉挛瘫痪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平衡阴阳针刺法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8日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Barthel指数均接近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0%)高于对照组(66.67%),统计学对比有差异( =4.812,P=0.028<0.05)。结论: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痪疗效更加显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和痉挛程度,降低患者痉挛肌肉的肌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平衡阴阳针刺法 普通针刺法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血管痉挛心绞痛亦称冠状动脉心绞痛(以下简称CSA)发病机制主要受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从而造成心绞痛。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类疾病的病症特点是,病症发病时间多发生在休息时间和日常活动,也有患者疾病发生时间是凌晨。其疼痛程度和疼痛发病持续时间和一般心绞痛比会常很多,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梗猝死。该病,越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心梗、心率失常、猝死等症状。临床多采取无创或是有创诊断检查,多采用药物治疗或是非药物治疗,因人而异。因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对CSA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遗传痉挛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是一组缓慢进展的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痉挛步态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单基因神经系统退行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该病发病率低,基因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迄今为止已报道了70多个致病基因和80多个致病基因相关位点。在所有HSP类型中,以SPAST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痉挛截瘫4型(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type 4,SPG4)最常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SPG4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治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 SPAST基因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几年遗传痉挛截瘫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定位了16个基因相关位点,其中10个疾病基因已被克隆。新基因位点的发现及疾病基因的克隆,进一步完善了基因诊断并为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基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脑卒后痉挛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2中0例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治疗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为(77.21±8.3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21±8.96)分,肢体痉挛评分为(31.24±5.12)分,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为(62.33±7.3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1.29±8.84)分,肢体痉挛评分为(68.57±7.31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方法,对我院78例中风痉挛偏瘫患者治疗。将上肢以肘关节,下肢以膝关节为观察比较的对象。对78例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张力进行了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指标有显著意义,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偏瘫临床效果明显,明能够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中风痉挛性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比较脑卒中痉挛偏瘫采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3月在我所接受治疗的30例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便秘发生率、NIHS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可降低便秘发生率,缩短排便时间,减少排便次数,同时可辅助改善患者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痉挛脑瘫患儿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为临床矫正痉挛脑瘫患儿下肢姿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痉挛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康复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痉挛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下肢姿势矫正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膝-踝关节协调性指数。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足着地之外,两组患儿相应的肢体与步态各关键点膝-踝关节协调性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脑瘫患儿行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康复护理 下肢姿势 矫正训练 粗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