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脾切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83年~2004年内科治疗无效的63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行脾切除手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全组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至16年,平均4.7年,其中随访半年以上者48例。结果术前全部患者均有出血症状,血小板平均24×109/L,术后1、3、5、7天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上升为110×109/L、202×109/L、251×109/L和246×109/L,其中血小板一周内恢复正常(≥100×109/L)者51例,占80.9%;术后2个月时血小板在正常范围者45例,治愈率73.8%,显效率13.1%,总有效率为86.9%。对39例手术有效的病例长期随访,发现7例复发,复发率17.9%。结论儿童组疗效略好于成人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前病程长短与手术疗效无相关关系;术后血小板回升较早及回升幅度较高者预后较好。观察患者术后骨髓像的改变可能是预测ITP远期疗效的指标之一。
简介:雪旺氏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种细胞,由Schwann氏(1839)首先发现并命名.多年研究表明,雪旺氏细胞在周围神经修复中起着功能性的角色,是周围神经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促进轴突生长的重要因素.Fansa等发现,将体外培养的雪旺氏细胞植入去细胞成分的骨路肌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显著促进了神经再生.wejdner等,实验证明将雪旺氏细胞植入鼠受损的脊髓中,雪旺氏细胞分泌的各种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神经营养因子显著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再生.而通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由于没有雪旺氏细胞,损伤后是不能再生的.Torigoek使用胶片显影直观的显示雪旺氏细胞能使周围神经轴突再生速度加快4倍.这些都反映出雪旺氏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说来,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植入活的雪旺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的.
简介: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主要围绕着控制心率和防栓、抗栓治疗,不能完全控制并发症和稳定疗效是临床治疗房颤遇到的最大困扰。虽然现代中医理论把房颤归属于心悸范畴,但是不论在病机还是证型的分析和描述都显得相当有限。本文通过对房颤律的脉学特点,挖掘传统中医对房颤的认识,认为房颤脉古已有之;房颤脉是脾病范畴;房颤脉是脾真藏脉。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古籍所载,从培补中气、升提宗气、温中化饮三方面论治脾病,提出培土、升陷加味、化饮三方,以期从中医理论出发在根本上治疗以获得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成果。文末列举病例以详细阐述。
简介:摘要:慢性痰饮咳喘之病位在肺,咳喘日久会导致胸腔变形,心肺循环受阻,痰饮气郁互结,呼吸困难,血液循环系统缺氧,新陈代谢减缓,导致诸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缺氧。有氧则有气,氧少则气少,无氧则气绝。气充则血行,气足则津布,气少则血瘀,气乏则津停。血瘀津停,痰瘀互结,肺胃气逆,故咳喘不止。慢性咳喘患者从阴化寒者多,从阳化热者少,虚实挟杂者多,纯实者少。慢性咳喘病之实多在胸肺膈膜,其虚多在脾肾,其瘀多留心肺。动则气喘,咳而痰少,不动不喘,胸舒如常人者,其病多是肾虚作喘,切忌宣肺肃肺以止喘,但补其肺肾则喘促自愈。患者日夜咳喘,痰滞喉间难出,胸闷不舒,无有宁时,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其病属实,病在胸肺间,治宜宣泻,切忌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