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传统中医药和天然严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势资源,在禾来我国创新趵物研发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多组分协同、有机整合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特殊性,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而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代谢组学的诞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诚邀我国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刘昌孝院士及长期致力于代谢组学研究的王广基教授、盛龙生教授分别从代谢组学与天然产物及中药研究、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刘昌孝院士一语道出了我国中药代谢组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期待本期“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联合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鉴别X线摄影不同表现类型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3年5月至2020年8月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 055例女性患者。根据BI-RADS分类第5版将病灶分为肿块型及非肿块型,肿块型又分为小肿块(最大径≤2 cm)、大肿块(最大径>2 cm),非肿块型又分为非对称、钙化及结构扭曲。通过手动分割病灶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BI-RADS分类、影像组学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X线摄影不同表现类型良性与恶性病变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3种模型的AUC。结果BI-RADS分类、影像组学模型及BI-RADS分类联合影像组学模型诊断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AUC值分别为0.924±0.006、0.827±0.009及0.947±0.005;与BI-RADS分类、影像组学模型比较,联合模型的诊断的AUC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29、14.94,P<0.001)。联合模型鉴别大肿块、小肿块及非肿块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的AUC(分别为0.958±0.007、0.933±0.013、0.939±0.008)均高于BI-RADS分类(AUC分别为0.937±0.010、0.896±0.020、0.916±0.011,Z值分别为5.32、3.90、5.08,P<0.001)、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72±0.012、0.851±0.021、0.758±0.016,Z值分别为7.86、4.53、12.13,P<0.001)。联合模型诊断非对称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的AUC(0.897±0.017)高于BI-RADS分类(AUC为0.866±0.020,Z=4.27,P<0.001)、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633±0.029,Z=7.44,P<0.001);而联合模型诊断诊断钙化和结构扭曲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的AUC(分别为0.971±0.010、0.811±0.057)仅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27±0.021、0.586±0.075,Z值分别为7.40、3.15,P<0.001),与B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959±0.012、0.800±0.061,Z分别为1.87、0.39,P>0.05)。结论BI-RADS分类结合影像组学模型预测X线摄影不同表现类型乳腺病灶良性与恶性的效能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诺卡菌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诺卡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icl、mbtH、phoP、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诺卡菌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菌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诺卡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诺卡菌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