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引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视角可谓是百家争鸣,其逻辑线索从实践维度可以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从思想维度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同成果,亦可从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维度、或从一以贯之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度,又或从中国梦发生演进的维度进行线性搜索,本文试图从现代化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梳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则天然地为中国现代化铺平道路,现代化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内涵和隐性逻辑。因为根本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式后发外缘性现代化国家而言,四点前提必不可少:独立的国家、有效的政权、现代的制度和合理的战略。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看,正是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于这四方面给予中国现代化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简介: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历史定位,为振兴中华民族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追赶先进的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建设,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按其特有的实践逻辑依次展开,反映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条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理性之路。中国梦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理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性,二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简介:<正>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最有效的手段。今天,我们党领导十亿人民正在全面改革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当在更广的角度上、更大的深度上和更高的精度上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并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对立统一学说,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可以认为:要系统地运用矛盾分析法,“五定”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五定分析”,就是定性分析、定位分析、定点分析、定量分析、定势分析。为了使“五定”分析成为矛盾分析法的组成部分,必须把对立统一的精神实质贯穿到“五定”分析中去,
简介:<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走向现代的历史,是一个全球化逐步突现与发展的过程。什么是全球化?所谓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人类从过去各个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一体化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变迁过程,全球化并非是当代才产生的,它是早已有之并具有一个渐变过程。只不过到了现在,人们才强烈地感受到了全球化浪潮的震撼与冲击。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如何借某些形式的转型从而使民族文化产业获得当下发展?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此类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问题,已成为世纪之交文化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
简介:邓小平是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为迎接中国新的文艺春天,吹送东风,焕发精神,形成氛围。他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美学的党性原则、工农兵方向、人民至上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废止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正确处理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运用实事求是的辩证方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