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末发布的A股公司补充审计政策(16号文)试图通过在A股公司的首次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环节引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补充审计,最终提高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质量。该政策引起了国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相当程度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是以“五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围绕有关争议,本文试图通过考察B股市场补充审计政策的执行情况来提供必要的经验证据。证据表明:首先,B股市场中担任补充审计师的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参与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并以本土化的“五大”为主。其次,B股市场中,各种补充审计模式下法定审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或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倾向不存在显著差异。经验证据并未发现补充审计(尤其是有“五大”参与的补充审计)对法定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并不支持境内“五大”的法定审计更为严格的推断。上述经验证据支持“五大”审计质量的区域差异理论,并表明多重审计模式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运行可能是低效的。
简介:本文研究了我国B股市场建立以来,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的演变过程和趋势,进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从总体上讲在逐年下降,但只在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实行以后,差异的下降才通过了Wilcoxon检验和Median检验,作者认为,1998年颁布的新会计制度是中国会计改革取得重大进步的明显标志,文中也探讨了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还分析了沪深两市B股公司的净利润差异率的地域性判别,非会计制度因素的影响和新制度实施后B股公司净利润差异率的分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