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诗歌史上,“三百”是个很神圣的词,始于孔子审定的《诗经》,共三百零五首.清代人蘅塘退士孙洙发见神圣,编著《唐诗三百首》,以后各时期十方人士,各编多种《唐诗三百首》,如喻守真的、文革文人的、工农兵大学生的等等.近人上彊村民朱孝臧编注《宋词三百首》,唐圭璋编注《宋词三百首笺注》.以上诸三百首,或略超三百,或接近三百,皆名三百首.借附《诗经》之光.当下新旧各诗体的诗选三百首更不计其数,三百首已是精品的代名词了.

  • 标签: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叙事诗 《诗经》 中国诗歌史 大学生
  • 简介:黔中门李渭的思想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心性论上,他固然对阳明心性思想也有所认识,但更重"仁"的讨论,直接以仁为体。这既表现一种回归先秦孔孟之根本精神的倾向,更是为了对治有些阳明后学理论的流弊。如此,他在功夫上选择和发展上,从"毋意"说转向了"先行"论,这是他对心性本体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李渭首先以"毋意"为学说主旨,把源于孔子的"毋意"与孟子、程颢的观点结合起来,对"毋意"做了心学的诠释、发挥。而"先行"说是把阳明学"知行合一"论与孔子以来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其说剑走偏锋只重"行"的目的,是为反对"良知现成"论带来的空疏流弊。

  • 标签: 李渭 王阳明 仁体 毋意 先行
  • 简介:简评伟平中国画创作兰铁成我与伟平是同事,又是同行。伟平的创作是复杂的,从通俗艺术的表现,到倾向高品味的追求,这个转向过程,也是复杂的。伟平的重彩雪景山水画主要是新文化艺术思潮的渗透,新文化艺术思潮与历史文化有着重要关系,历史也出现过几次文化高...

  • 标签: 中国画 山水画创作 艺术思潮 国画创作 雪景 新文化
  • 简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在88年的历程中,由于不同时期文艺观、政治观的变化,由抵触到倾心再到敬佩。他的接受历程映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由质朴艺术观转向容纳传奇色彩的艺术观,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由社会学的审美视野转向心理性格的研究。元化接受莎士比亚有其内在基因和外在因素,内在基因是元化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人格上的不断完善,这使他能拨开遮蔽的幕纱,日趋真谛,走进莎士比亚的世界,外在因素有时代风云的考量和夫人张可的启示。完整的氏莎评应是早期的感觉和成熟期的认知整合而成。

  • 标签: 王元化 莎士比亚 接受
  • 简介:蒙新时期小说语言杂取百家之长,杂文、音乐、电影、相声、幽默、讽刺等融为一体,多种艺术手段交相辉映,纵横弛骋。语言变化复杂,富丽华美,感情充沛,敏捷思辨,尖锐泼辣,幽默诙谐,节奏强烈,独特鲜明。

  • 标签: 王蒙 新时期小说 语言风格探析
  • 简介:肇民,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家,美水教育家。1908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一个教师之家,自幼受着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22岁始人杭州艺专学习绘画,时值革命低潮,曾参加“左联”领导的“一八艺社”学习版画。抗战期间任小学语文教员,解放后开始从事艺术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迎时尚,教育上诲人不倦、坦荡为怀。

  • 标签: 水彩画 王肇民 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 传统文化艺术 “左联”
  • 简介:泰州学派心斋以布衣之身时常出位,提出"帝者师"参与治理社会的惊世骇俗之论。他有多次举荐机会,因不合乎君相求用之的原则而拒绝,却心系天下,知几谏君,意欲实现尧舜君民的三代之治,并通过觉官济民途径有效地推行他的治世理想。心斋没有放弃对君主的教化,其得君行道的理想时时在心中回响,只是当时君主没有成为他"帝者师"下的"君主"。他主张"出为帝者师",以师道冲击君道,彰显了师道的尊严,给予儒士参与治理社会提供了一种策略。

  • 标签: 王心斋 帝者师 治世 觉官济民
  • 简介:船山的分配伦理思想是船山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船山基于对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本着德本财末的重要观点,提出了"敬天地之产而秩以其分"的分配伦理理念。船山改造了传统的"均平"理论,铸成了"均其心以均天下"的新观点;他批判了两种违背分配伦理的分配理论,强调实现分配伦理要遵循"絜矩之道"。由于船山视域中的"絜矩之道"包含生发出"公共理性"的可能性,凸显了分配伦理中"需要"的原则,体现了全面的自由精神,因而是实现"均平"的重要原则,是通向分配正义的重要路径。船山分配伦理思想中的许多合理、进步的思想成分,即使对于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分配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王船山分配伦理 “均平” 絜矩之道 需要原则
  • 简介:<正>朔的小说写得很平淡,很微观.一字一句,顺手拈来,仿佛缺乏激情洋溢,缺乏意蕴深沉,缺乏渴求渲染,一切都在笔下从从容容、自生自灭地发生着、经历着、消失着,生活如此,人如此,世界宇宙亦都如此.然而,细细品味,在那出奇沉静的字里行间却流露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超然情调.这情调似乎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亦非是不思男女之欲,更非是达到冥冥之界的顿悟.或许可以说,朔小说的超然不是清静无为的道,不是坐忘虚化的禅,而是颇具现代意识的“玩”.

  • 标签: 王朔小说 远点 市井文化 痞子形象 语言异化 “痞子”
  • 简介:<正>杨志林是怎样成为青龙县知名度最高的公众人物的?!仅仅因为他是河北黄金系统"95期间为河北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秦皇岛市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市级劳动模范,首届河北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青年……当这位体魄强健、精力充沛的年轻局长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透过他那深邃睿智的目光,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带着北方大山般的刚毅和坚定。就是他,临危受命,一双铁肩担起了青龙满族自治县恢复矿业开发秩序的治理风暴。

  • 标签: 杨志林 矿业企业 青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马达声 矿产资源
  • 简介:在美丽富饶的苏南大地上,碧水悠悠的石头塘畔,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太星村。当你走上太星村宽阔整洁的村道,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排,鲜花绽放,那露天游泳池边,白色的护栏,绿色的亭榭,一座座蓝顶、红顶别墅的倒影映入明镜似的水中,让你有置身于高档度假村的感觉。2005年,太星村被评为"中国(东部)小康建设十佳村",2006年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之星推选活动中荣获"新农村建设明星村"称号。2005年11月和2007年8月,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两次到太星村考察调研,参观农民新居。他充满赞许地说,太星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贯彻得很好,这与村里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带头人是分不开的。村民们都说,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洋房",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这多亏了村书记柳国豪,他是为百姓造福的好书记

  • 标签: 江苏省太仓市 村党委书记 沙溪镇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建设 村道
  • 简介:绩是由隋入唐的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他的诗歌一扫六朝以来的脂粉之气,也不同于初唐上官仪等一批宫廷诗人的诗风。他独特诗风的形成源于他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接受,而绩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接受实属无奈,可以说是一种被迫式的接受。绩一生的思想的变化极其复杂,我们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道教思想 王绩 道家 宫廷诗人 特立独行 上官仪
  • 简介:士禛在有清一代主持风雅数十年,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云":国家文治轶前古,扢雅扬风,巨公接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首,公以诗鸣海内五十余年,士大夫识与不识,皆尊之为泰山北斗。"①诗名如此显赫的士禛,也颇受康熙青眼。

  • 标签: 王士禛 诗文 康熙 考论 交往 朱彝尊
  • 简介:现在,年龄与文学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了,以年代来划分写作群已经成为文学界默认的方式。如此说来,彬彬当属于“60年代”批评家,或者,是“新生代”批评家。但如果真的将其置身于这一批评群体,我们立刻就会发现他的不同,比如,在他的批评文字中,少有时髦的概念和方法;外语本来是他的当行本色,但除了谈翻译问题,在他的文章中难得出现外文的原文单词;他是一名文学博士,但除了实在推不掉的科研任务,很少发现他忙于什么“课题”,埋首于什么“学术专著”;他当然是一位文学

  • 标签: 文学批评 民粹主义 王彬 中国文学 李杭育 批评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艮因现实政治的刺激、非法贩盐的恐惧和孝亲的伦理精神,而提出"明哲保身说"。此说的积极意义在于纠正当时士人因一些不正当的观念和理由而做出枉顾性命的偏激行为,提醒士人以保重身体性命为首要任务。艮的论证策略是提升个人身体的重要性,将身与道合一化,再以"一体之仁"开拓出保身爱人的伦理行为。可是,论证中出现了一些在逻辑上较为勉强的失误,比如"能爱身,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和"保身而不知爱人,则利己害人"。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艮"执本而用末"的"保身"原则在积极意义上维护了道德的完满性,而在负面意义上又丧失了道德的实用性。简言之,艮的"保身说"在历史背景下有其救正道德时弊的审美感,却容易成为不道德的庇护所。

  • 标签: 王艮 “保身说” 缘由 失误
  • 简介:《思辨录》是元化60余年思想和学术研究的精华,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一部十分重要而特殊的著作。作为一个系列著作的最后定本,《思辨录》的形式和内容都包含了特定的方法论。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清晰把握和高度重视,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为读者和研究者着想的意图。《思辨录》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成果理应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

  • 标签: 《思辨录》 王元化 方法论 反思
  • 简介:诗性的建构,是散文家充闾散文的重要美学追求。文本体式上,他努力在诗性的艺术领地上开掘,在生活中发现诗情,在历史中筛选诗意;思想指向上,他始终在诗性的精神世界中寻觅,呼唤崇高,拒绝低俗,高扬传统人文精神;话语选择上,他坚持在诗性的语言空间里驰骋,叙述文字清澈如水,天成自然,具有古典美的韵味。

  • 标签: 王充闾 散文创作 诗性建构 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