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特产之一的茶,西汉时已被蜀人发现,茶叶交易或茶叶市场在汉代已经出现。范文谰先生据汉代成都——巴蜀广汉的盐、铁、蔬菜、果实等物与边疆诸族贸易的资料.由王褒《僮约》“武都买茶”语推论“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部落。成都和武都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 标签: 茶马贸易 历史 甘肃 茶叶市场 茶叶交易 《僮约》
  • 简介:甘肃出土木器依据形态与结构划分,属于典型的糟朽木器类型,材质外观特征与特性明显。制作材质鉴定表明,基本类型有①松科云杉;②松科冷杉;③柏科圆柏。通过对糟朽木器形态类型、结构属性、影响因素及发生改变原因剖析,指出了糟朽木器材质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转折性根本改变后(含水率远低于纤维饱和点),即将面临第二阶段的转折性根本变化(含水率略高或接近于平衡含水率),而这一阶段的改变结果对器物将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出土器物在短期内形态发生剧变,运用生物切片、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对木质纤维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与结构病害腐变结果相吻合。选取与糟朽器物同期考古出土的糟朽棺板木作为分析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容积重、含水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得糟朽木器降解损失超过50%,含水率约为10.5%,力学强度指标与正常材质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相对差异较大,最大约为正常木材强度的60%。对比分析结果,得出了结论:①糟朽木器的形态与结构状况与实验生物切片分析、电镜显微结构观察和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材质成分、容积重与力学性能测定结果为上述分析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②致使糟朽木器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是胎木含水率,其值是非恒定的并随外部环境而改变,因此含水率可用于反映糟朽木器的材质特性;③纤维饱和点与平衡含水率是影响、衡量和评估糟朽木器形态与结构的两个重要的物理参数;④鉴于糟朽木器的材质特性,后期保存应尽量避免与水分的直接接触,需要严格控制其胎木的含水率,且维持恒定、稳定的保存环境,这点对后期糟朽木器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糟朽木器 结构 形态 胎木含水率 纤维饱和点 平衡含水率
  • 简介:2007年。我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经过全馆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07年重点工作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上级主管部门 强化管理 完成情况 工作项目 省政府
  • 简介:200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馆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委一班人紧密团结,齐心协力,按照全年的工作计划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目标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工作,年终被省文物局评为文物系统二等奖,受到好评。主要表现在:

  • 标签: 甘肃 博物馆 2001年 中国 安全保卫工作 文物化石标本
  • 简介:2001年4月23日,甘肃省庆城县城北赵子沟开发区在建设施工中挖掘地基时。发现唐代砖室墓一座。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对墓葬进行了清理。但墓葬己被严重扰乱,数件文物散失。现将编号2001M2的墓葬清理结果和追缴的随葬品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简报 甘肃省 唐代 将军 建设施工 开发区
  • 简介:甘肃省钱币博物馆的前身“甘肃钱币陈列室”,于1988年10月建成并内部开放。11月,全国首次钱币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代表参观了钱币陈列室。后经多年努力,收集、交换及接受钱币爱好者捐赠,大大充实了馆藏实物。2001年11月在南宁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钱币博物馆及陈列工作会议”提出,有条件的省、市可筹建钱币博物馆。我们贯彻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及时向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提出筹建甘肃省钱币博物馆的申请,2002年初,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研究决定,同意筹建甘肃省钱币博物馆。

  • 标签: 甘肃 钱币博物馆 人才培养 科研水平 综合实力 工作精神
  • 简介: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特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民族习俗、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甘肃的文物在带有与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风格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 标签: 甘肃 博物馆 文化保护 文化遗址 馆藏
  • 简介:2008年,我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内部管理,经过全馆上下扎实有效地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08年重点工作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上级主管部门 内部管理 情况汇报 工作项目 省政府
  • 简介:两汉时期,随着古代陆路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佛教越过印度边境逐步东渐中国,佛教艺术也随之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境内的佛教与佛教文化开始兴盛发展,加之甘肃前秦、后秦、西秦以及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等割据小王朝的统治者们崇尚佛教,弘扬佛法,竞相兴建寺塔,开窟造像,作为佛教东渐的必经之地和传播之地,佛教艺术逐渐在陇原大地生根开花,佛教文物蔚成大观。其中石雕造像艺术既受印度的影响,又有传统因素,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甘肃古代能工巧匠的杰作。

  • 标签: 佛教艺术 甘肃 艺术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图录 庄严
  • 简介:墓葬被古人视为灵魂在彼岸世界的居所,逝者会把他们对去世之后世界的种种设想与希望描绘成壁画、砖雕等图像,从而构成墓室中图像表现的多层世界,而这种希望的“多层世界”恰恰是通过艺术手段来实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清水宋金墓对虚实相生、中和之美等艺术手段的运用,恰好为墓主人的种种希望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形成墓室构造中的艺术之美。

  • 标签: 墓室构造 仿木构 虚实 中和
  • 简介: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其龛像、铭文及其他佛教内容往往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表达一定的主题。甘肃馆藏的两件刻有舍身饲虎本生图像的碑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内容、构图、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北朝 造像碑 造像塔
  • 简介:漆器乃属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在我国.早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已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开始使用。中国的漆艺历经商周至睨清.不断发展,漆器业经历了几度起伏的命运。汉代时,中国的漆器已传人亚洲一些国家.十七、十八世纪又流入欧洲。公元十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不仅大量购买.

  • 标签: 漆器 甘肃省 中国传统 馆藏 十八世纪 工艺品
  • 简介: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齐家文化经济以固定的农业为主,兼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 标签: 甘肃省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馆藏 齐家文化 早期文化
  • 简介:1920年.由桑志华和德日进等在华池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标本,确认我国有旧石器文化遗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是从甘肃庆阳出土第一件旧石器而肇始的。随后的八十多年中.在全省各地发现了众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时代包括从早期到晚期。还有最晚期即由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由于材料比较分散,发表的论文也不集中。故把这些材料集中于此文,并将笔者的认识和对遗址的探讨阐述如下。

  • 标签: 旧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内涵 甘肃 旧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 简介: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去莲花乡11公里。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地。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侧以冯家湾沟为界,西侧为延绵数公里的阎家沟溪流,海拔1458—1673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河边阶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山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遗址 考古 遗存 阶地 东南
  • 简介:甘肃是有着丰厚红色文化底蕴和众多红色纪念馆大省,仅西路军纪念馆就有十三家之多。如何对这些同类馆进行各自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无疑是加强纪念馆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笔者就西路军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思考请教于大家。

  • 标签: 西路军纪念馆 陈列 思考
  • 简介:2000年,在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馆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全体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讲”教育为动力,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工作,完成了本年度业务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有:

  • 标签: 甘肃 博物馆 2000年 业务工作 安全保卫 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