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建立检验科专业管理模式,并进行实践应用。方法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以文件为依据来开展相应的检验科科学管理工作,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上,日常工作事项和内质量安全管理由组长全力负责,明确各室岗位的职责,并将复检规则、技能培训、能力评估等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实处,循序渐进的提升专业组长和专业组成员的技能和工作素质,并培养专业组成员形成良好学风。结果在建立并实行检验科各专业管理模式后,各专业各岗位分工明确,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小组内部学习风气良好,能够有效促进专业组成员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的提高。结论建立和实行检验科各专业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检验科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有效提升检验科检验工作工作质量。

  • 标签: 检验科 各专业组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免疫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60例,取60例患者的肝脏组织做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B两,各30例。A(对照)采取对肝脏组织行传统的切片方式,B采取对肝脏组织行质量控制后的切片方式,比较切片有效率。结果:A的切片有效率明显低于B,(P<0.05)。结论:在对免疫化病理技术的运用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切片,能有效的保证切片的质量,能积极的反映出切片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处理,值得在临床医疗上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方式 有效切片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染色结合免疫化技术诊断肿瘤病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肿瘤患者分组,研究行特殊染色结合免疫化技术诊断,对照行免疫化技术诊断。结果:护理后,研究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两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使用免疫化技术诊断,肿瘤患者行特殊染色结合免疫化技术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有效提升肿瘤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地方卫生力量转换为卫勤保障力量方法,论证军队医院战备抽后动员地方卫生力量进行人员补缺的可行性。方法:调查X省A市,Y省B市第一、二、三、四人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科系统医务人员高、中、初级人数与军队医院战备抽后人员需求的比较。结果:两所军队医院分别抽野战医疗所120人,野战医疗队70人,共计190人。X省A市医务人员为2037名,Y省B市医务人员为2083名,两市能被抽调的医务人员总数达到4120人,从中抽调190人补充到被抽的军队医院顶替抽后的人员空缺。结论:动员地方卫生力量,补充到军队医院战备抽后人员补缺,这种抽调模式不影响被抽调地方医院正常医疗工作,是军队医院战备抽后继续完成基地医院保障任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战备抽组 国防动员 地方卫生力量 人员补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免疫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2,并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实验切片制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免疫化染色能够有效提高病理检测的切片质量,使病理诊断的准确度得到提升。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监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在免疫化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院会诊待未经处理的石蜡切片白片50张,石蜡块20个(10个蜡块曾在免疫化染色中发生脱落),按照常规石蜡切片,然后做粘胶技术进行处理,分析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在免疫化染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处理的切片后,不管是通过酶消化,还是通过微波处理,均未产生掉片情况的产生,通过免疫化染色后,无非特异性的北京,染色效果和未经任何处理的切片大致相符,而未经过粘胶处理的出现部分或者全部的组织切片从载玻片上脱落。结论:在免疫化染色中应用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进行处理,可及时补救可能发生脱落的切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石蜡切片 粘胶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要病理检验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每组100人。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采用HE染色法,比较两染色方法优良率和确诊率。结果 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组织切片的优良率为92%,诊断率为97%;对照采用HE染色法后的优良率为85.00%,诊断率为90%。结论 采取免疫化染色方法能够获得更优的切片质量和更高的诊断率,有助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及临床诊断,且在断病理检验中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HE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化染色在病历技术控制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7月-2024年4月我院行病理检查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以及观察,各45例,对照行HE染色,观察行免疫化染色,比较染色结果。结果:观察切片优良率、疾病确诊率、病理检验质量优于对照(P<0.05)。结论:免疫化染色可提高病理技术质量。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HE染色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制片中的质量控制因素对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2023年5月份我院的5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和对照患者各25例。对照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制片、质量控制免疫化病理技术制片。对比两制片的良好率。结果:经控制后,对照制片良好率低于观察(P<0.05)。结论:质量控制是提高免疫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免疫化病理技术制片发展和临床检验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 制片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实际作用,为疾病诊断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本次将对我院 2015年 7月 ~2016年 9月接收的淋巴肿瘤患者 59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化技术来检测,对患者实际病况全面分析。结果:经免疫化检查, 57例患者检测成功,成功率为 96.61%, 57例患者中原发性淋巴肿瘤患者为 12例、淋巴肿瘤转移患者 45例、另外 2例患者检测失败。结论:在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化检查可使转移性肿瘤检测率全面提高,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对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 标签: 免疫组化检查 病理诊断 应用及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使用免疫化染色诊断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断的PTC患者37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诊断方法不同分成一与二,一采取免疫化标记物联合诊断,二使用光镜诊断,对比两诊断结果。结果:一和二诊断准确率情况,一阳性为97.29%,二阳性为75.67%,(x2=13.256,p=0.012),结果有差异。结论:PTC患者使用免疫化标记物联合诊断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PTC 免疫组化染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物学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中的功能差异及其调控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集110例不同健康状态的受试者微生物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组成及功能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状态的关联及其潜在调控路径。结果:研究发现,健康与疾病状态下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特定微生物类群的丰度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某些功能基因的活跃程度在疾病状态下呈现明显异常。结论:微生物学在健康维持与疾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组成和功能的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望为未来的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 标签: 微生物组学 健康与疾病 功能差异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化技术或采用常规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70例高度疑似肿瘤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分别进行常规技术诊断以及免疫化技术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免疫化技术的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4.29%,高于常规技术的81.43%,P<0.05;患者对免疫化技术的诊断满意度为98.57%,高于常规技术的81.43%,P<0.05。结论:应用免疫化技术更有助于提升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效果,其应用价值高于常规技术。

  • 标签: 肿瘤 免疫组化技术 常规技术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