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建立治疗时,选择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可用性。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应用人工气道建立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要求的80例患者基本资料录入数据库中进行公式法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0,将组名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其中,根据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择人工气道建立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应用其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适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临床护理方案。 方法: 拟课前瞻性题分析对象为儿科住院部收治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共计 54 例,采用蓝红双色进行 1-27 数列均分小组,传统组实施传统优质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患儿监护人于护理仪态、护患关系、亲和度、专业度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评分,差异表意义( P<0.05 );实验组体温转归用时( 1.52±0.02 ) d ,传统组体温转归用时( 2.03±0.03 ) d ,差异表意义( P<0.05 )。 结论: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模式,于体温转归增益,指导价值高。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整理近年来关于机械通气儿童人工气道内雾化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从雾化对象、雾化方式、雾化时卧位、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时模式的选择、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雾化对象、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方式、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各类证据已趋向一致,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可参考证据。但在对于雾化时卧位、雾化时模式的选择应用方面仍未根据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明。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肺炎患者的运用 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重症肺炎患者 76 例,将 7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8 例实验组与 38 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气道管理,实验组开展气道分级管理,比对两组患者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 患者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运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选择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10月之间,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取的 140例行全麻术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组患者的数量为: 70例。此外,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传统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采用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干预,然后采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数据,最后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5.71%( 67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87.14%( 6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在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研究组患者也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全麻术后,为患者予以强化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78例患者均为于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均采用人工气道建立方式开展病症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3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3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阻塞、导管误入食管、喉痉挛及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开展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