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就诊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方面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此种治疗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0例癔病性失语患者进行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一)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电针疗法,对照组(二)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语言训练治疗法,实验组的10患者则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检查,最终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的实验组不仅见效快并且恢复效果明显。结论对于癔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案运用电针穴位的基础上结合语言训练取得很好的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脑梗塞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用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率(28例,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例,73.3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护理有利于提升促进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康复,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应有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60例患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本院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才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由此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护理依从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工作当中,不断强化与患儿们的肢体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够极大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同时也将有效的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有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价值,对临床护理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精神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情况,以此评价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服药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中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服药依从性情况优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沟通性语言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52.5±1.4)、SDS(50.6±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8.3±1.8)、(57.6±2.0),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90.0%),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护患沟通性语言,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