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肠易激综合衙(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和5-HT3受体(5-HT3R)在腹泻型IBS(D—IBS)患者结肠黏膜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名正常人和28例D—IBS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分别取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黏膜标本各两块。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HT阳性细胞;以蛋白质印迹分析半定量检测5-HT3R的表达。结果:D—IBS组4个部位结肠黏膜的5-HT阳性细胞数和5-HT3R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但4个部位之间相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D—IBS患者结肠黏膜5-HT合成和分泌增多,5-HT3R表达上调,提示5-HT和5-HT3R可能为D—IBS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为D—IBS的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
简介:背景:胃食管反流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夜间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外表现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伴IPF的GERD患者夜间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6例IPF.GERD患者、32例GERD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非GERD)。各组患者行24h食管pH监测,对夜间8h内(10pm-6am)的酸暴露程度,包括pH〈4的时间百分比、酸清除时间、反流次数、长反流(〉5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4例(87.5%)IPF-GERD患者存在夜间酸暴露,其程度高于非GERD组(P〈0.05).而与GERD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IPF—GERD组患者前半夜pH〈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后半夜(12.2%±3.9%对1.1%±0.5%.P〈0.05).GERD组两者无明显差异(10.8%±2.7%对5.1%±1.8%,P〉0.05)。结论:大部分IPF—GERD患者存在夜问酸暴露.其主要发生于前半夜。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儿童消化性溃疡合伴Hp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儿童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患儿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给予观察组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Hp阳性率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两组IL-7、TGF-β1、EGF、PGE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H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IL-7、TGF-β1低于对照组,EGF、PGE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效果确切,且用药安全性高,可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推荐应用。
简介:目的对金双歧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进行分析,并考察其对患儿血清IgM、IgG和IgA的影响。方法以16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金双歧口服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金双歧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呕吐、腹泻、发热、大便性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gM、IgG和IgA含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92.50%,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呕吐、腹泻、发热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M、IgG和IgA水平均显著改善,联合组血清IgM、IgG和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改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水平有关。
简介: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BIL分别为38.2±50.2μmoL/L和72.0±70.3μmoL/L,ALT分别为70.2±66.8U/L和116.6±100.5U/L,GGT分别为70.2±51.0U/L和122.0±102.8U/L(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给予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只接受UDCA治疗,均治疗4w。结果在治疗4w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AST为[(46.2±17.2)U/L和(96.4±37.3)U/L,P〈0.05],GGT为[(78.9±19.1)U/L和(123±54.5)U/L,P〈0.05],TBIL为[(44.8±20.7)μmol/L和(85.3±29.6)μmol/L,P〈0.05],ALP为[(79.6±22.3)U/L和(101±29.7)U/L,P〈0.05],APTT为[(46.4±14.2)s和(58.8±14.9)s,P〈0.05],TBA为[(47.7±19.3)μmol/L和(111.2±36.3)μmol/L,P〈0.05]。结论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近期疗效确切。
简介:目的:在IBS-D治疗中联合应用奥替溴铵+双歧杆菌,并分析其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与-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IBS-D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替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22%,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BS-D治疗中联合应用奥替溴铵+双歧杆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7例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3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心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心室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