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中心5例(6髋)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5例患者,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头坏死1例、髋骨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2.8(18~57)岁。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2例行股骨头置换,采用HH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疼痛、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另外,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10年(2000~2012)公开发表的文献,同时配合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并查阅相关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6.8(8~45)个月,术后无病例死亡,6个髋关节均无感染及松动发生。HHS评分由术前平均24.6(4~62)分增加到术后平均84.8f80~90)分,患者对功能及关节的稳定性满意。共有10篇文献描述了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假体类型、围手术期处理、疗效及并发症等。结论本中心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随访结果满意,结合文献研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适当的假体、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肾病专家协助.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结果。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非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进行总结.方法采用本中心自1995年至2001年问手术切除的9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非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8/96).术后1年、3年、5年、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62.5%、47.9%及38.2%,中位生存期为57个月.术后1年、3年、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6.3%、39.6%、33.3%,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8个月.TNM分期是患者总生存及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术中出血是影响行治愈性切除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治愈性局部肝切除是非肝硬化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建议采取积极的局部治疗以延长生存.
简介:目的:探讨BRAF基因在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中的突变率和类型。方法: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90例中国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外显子11和15的突变情况。结果: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23.3%(7/30)、16.7%(5/30)和43.3%(13/30);25例BRAF基因突变中,1例为串联突变,其它均为点突变;仅有1例BRAF基因突变位于第11外显子,其余24例均位于BRAF第15外显子。V600E突变占所有BRAF基因第15外显子突变的83.3%(20/24)。结论:BRAF基因在中国人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中突变率较高,且以该基因第15外显子V600E点突变为主,有可能成为靶向药物作用的靶点。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有何变化,系统性研究垂体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目前未见报道。本文分析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手术对垂体腺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垂体腺瘤患者,采集入院第2天(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血液样品,进行细胞流式仪定量分析,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比值,以及外周血IgA、IgG、IgM、IgE和补体C3、C4含量水平。结果:手术前,垂体腺瘤患者,其外周血CD4+、CD16+56、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其外周血CD4+、CD16+56、CD4+/CD8+比值逐渐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血CD3+、CD8+、CD1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和补体C3、C4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而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垂体腺瘤患者的细胞免疫严重受损,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垂体腺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盆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指征、切除重建方式、肿瘤学和功能预后。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8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6例行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手术,2例行半骨盆截肢。平均36(27~58)岁。男5例,女3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0—8.5)h,术中平均出血2300(1100~7500)ml。4例为Ⅰ+Ⅳ型切除,1例为Ⅱ+Ⅳ+H型切除,1例为Ⅱ型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平均随访12(8~23)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清创后二期愈合,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1例,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降低再手术并发证,良好的切除范围和手术风险控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应用阐述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使用技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年接受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放置的389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手术及应用随访资料,分析该设备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389例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其中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162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227例.手术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误穿刺动脉(锁骨下静脉组:3/162,1.9%;颈内静脉组:5/227,2.2%);应用随访过程中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锁骨下静脉组:7/162,4.3%;颈内静脉组:5/227,2.2%)和导管堵塞(锁骨下静脉组:4/162,2.5%;颈内静脉组:3/227,1.3%),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菌血症或败血症(锁骨下静脉组:5/162,3.1%;颈内静脉组:4/227,1.8%)和输液港位置感染(锁骨下静脉组:1/162,0.6%;颈内静脉组:4/227,1.8%),1.2%(2/162)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出现夹闭综合征(pinch-offsyndrome).结论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通道,手术植入和临床应用过程中伴随的并发症需要更加细心的临床维护工作,为患者谋求最大的获益.
简介:目的了解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52例4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比较其与同期非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本组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多发常见;与非青年胃癌患者相比,组织分型、大体类型较差,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见,根治手术切除率较低.青年组胃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36.9%,显著低于非青年胃癌患者的46.1%,根治术后两组5年生存率相仿,分别为47.1%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临床病理特点差,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提高根治手术的机会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RP与其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105例Ⅲ和Ⅳ期未手术肺癌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4周左右,同时检测血清CRP和CEA,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鳞癌基线血清CRP为24.57±33.38,高于肺腺癌10.11±18.35和小细胞肺癌8.12±10.32;治疗前、后血清CRP变化与生存相关(P〈0.05),治疗前、后血清CRP和CEA联合检测结果与生存情况密切相关(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后CRP变化和化疗次数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分型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简介: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伊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00mg,每3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0例(0%),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PD)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β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能否有效调控肝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肝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D组和C组。一组注射器内放入200μg的右旋美托咪定,一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配制和标记均由不参与本实验的麻醉医生完成。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15min内给予试验药物负荷剂量0.4μg/kg,并随后以0.2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术中探查(T4)、拔管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在T0、T2、T4、T5时刻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30min(T6)和术后60min(T7)的Aldrete评分;记录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术后要求镇痛的人数。结果:C组T2、T5时HR、MAP较T0有明显升高,而D组仅轻度升高,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C组显著增高(P〈0.05);血糖水平T4、T5时刻D组比C组低(P〈0.05);D组术后发生躁动和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控制肝癌手术术中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并有效调控机体儿茶酚胺和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并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简介:目的:报告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假体置换25年后的翻修病例,总结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因远期松动而再次行假体翻修手术的结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3例因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置换术25年后松动,在本院行假体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膝关节周围疼痛、行走困难等)、影像学表现(X线示假体松动移位及翻修后假体位置)、手术方法及技巧、术后功能恢复等,3例翻修术后随访至少5年。结果3例翻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周围疼痛缓解,术后X线示关节位置可,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假体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根据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93),3例术后功能评分分别为70%、80%及73.3%,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同时也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型假体长期使用,可出现松动、感染及排异等并发症。肿瘤假体远期松动行翻修时,取出松动的假体及骨水泥较容易;初次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会形成大量瘢痕组织甚至生物假膜,生物假膜切除应尽量彻底;翻修时患者多有软组织缺损,应准备肌瓣转移术。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的意义,及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卵巢癌患者、15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imFIS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并计数,分析其与年龄、TNM分期、腹水、肿瘤标志物、肿瘤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CTCs数目高于卵巢良性疾病及健康受试者(P<0.05)。外周血CTCs检出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T分期、临床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性质、总分期、腹水、N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率与肿瘤标志物HE4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分期越高,CTCs的数值变化范围越大,检出阳性率越高。CTCs与肿瘤疗效评价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相关,CTCs检测可以做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和检测指标,进一步指导分期、治疗和评估预后。
简介:目的调查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6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调查,内容为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体得分为(71.50±16.08)分,仅132例(22%)患者得分指标大于80%。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和医保力度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慢性疾病、造口和转移隋况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5),其中造口、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和年龄等是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最主要的预测因子。结论大部分胃肠肿瘤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仍处于中低水平,在设计和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重视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