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漫漫六七十年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公认的成熟学科.然而,在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中,涉及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文学的,却寥寥无几.以梳理新文学成长过程的资料丛书为例.自从赵家璧主编的(1936)问世以来,陆续出版了一大批从不同角度对新文学做全面清点的"文学大系"和"文学书系".它们各有侧重,自成系列,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材料,既方便了现代文学的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同时,也是一种惠及将来的文化积累.但对这些出版物略加排比不难发现,在对中国新文学做纵向总结的资料中,除东北地区外,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内容最为单薄.
简介:仙洪沃土出华章,碧水红莲韵味长。一夜春风一声雨,万枝光彩万花香。小楼大道垂青琐,旧貌新颜照紫阳。荆楚清泉润千里,白云黄鹤慨而慷。
简介: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改造,集体创作、群众创作现象明显,这与党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政策有关,是国民党争夺东北解放区文化领导权的表现。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紧密围绕东北解放区人民翻身运动和自卫战争,通过文学想像的方式构建了新的民间伦理秩序,认定群众主体地位,肯定人民大众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体现了政治意志、革命意识与民间伦理的契合。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在延安秧歌剧创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诉求与民间地方艺术形式结合,吸收了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东北民歌、东北大鼓书等艺术形式的营养,创造了集合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秧歌剧。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进入研究者视野,80年代重新评价东北沦陷区文学,新世纪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取得丰富收获,但在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北沦陷区话剧研究尚存在许多缺失。到目前为止,有关东北沦陷区话剧研究的成果有张玉茂主编《东北现代文学史论》和冯为群、李春燕著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在个别章节提及,秦悦的硕士论文《沉寂的缪斯——伪满洲国戏剧研究》,还有逢增玉、孙晓萍的论文《殖民语境与东北沦陷时期话剧倾向与形态的复杂性》等,但上述文献或由于选取资料的主观性或先入为主的写作观念,作者更多重视反抗性剧作,对中立或顺从剧作少有提及,简化了异态时空下东北话剧的复杂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