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筋伤膏”在挤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筋伤膏”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间30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在使用“筋伤膏”治疗时与使用“硫酸镁”的患者进行对照,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使用“筋伤膏”治疗挤压综合征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硫酸镁”湿敷者。结论“筋伤膏”在治疗挤压综合征时能有效使局部肿胀消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伤处组织、肌细胞的坏死,减缓或杜绝有毒物质的吸收,进而减轻其对心、肾的损害。

  • 标签: 中医中药 挤压综合征 挤压伤
  • 简介:目的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5月~2003年1月,对挤压旋转撕脱性手指完全离断实施再植术76例84指,其中应用自体小静脉移植19例27指,采用掌、指固有动脉全段移位13例13指,行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位44例44指.结果自体小静脉移植组成活11例16指;采用掌、指固有动脉全段移位再植成活12例12指,1例部分成活;而进行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位的44例44指全部成活.所有成活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断指再植功能标准评定,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68.7%、83.3%、95.5%.结论挤压旋转撕脱性手指完全离断,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位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再植方法.

  • 标签: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手术 挤压旋转 撕脱性 手术方法 适应证
  • 简介:1资料患者男,31岁。于1992年7月20日晚因饮酒过量,酣睡后自体压迫左上肢于炕沿上,晨起发现左上肢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痛觉消失。送当地医院给予肿胀肢体切开减压,补液,利尿等救治3d病人无排尿,23日转入我院。查血压14.7/10.7kpa,心脏听诊正常,左上肢严重肿胀,累及肩及肩胛区,末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挤压综合征 自体 切开减压 痛觉消失 上肢肿胀
  • 简介:摘要:挤压综合征是地震、坍塌、踩踏、车祸等灾难或事故中常见且严重的伤情之一,常发生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急性肾衰竭等综合征,具有高死亡率和高截肢率。近年来,随着对挤压综合征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早期现场处置是降低早期死亡率最为关键措施。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现场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挤压口咽鼻部新生儿呼吸道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和2014年同期出生,随机抽取顺产的尚未出现呼吸动作的新生儿,分成3组进行对比,分别对电动吸痰清理呼吸道、人工吸痰清理呼吸道与手法挤压后咽喉鼻部清理呼吸道进行观察。结果3组在新生儿建立良好呼吸方面及新生儿窒息无明显著性差异(P>0.05)。在新生儿呼吸道粘膜损伤,新生儿发生吸入综合症,洗胃方面,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研究手法挤压口咽鼻部新生儿呼吸道的新生儿较电动吸引器清理呼吸道组、人工吸痰清理呼吸的新生儿,无1例呼吸道黏膜损伤,新生儿吸入综合症的发生机新生儿因呕吐羊水洗胃的数量明显低于电动吸引器清理呼吸道组及人工吸痰清理呼吸组。结论采用手法挤压口咽喉鼻部清理呼吸道,可比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减少新生儿吸入综合症的发生,降低洗胃率。

  • 标签: 手法挤压 吸入综合症 呼吸道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挤压排尿法用于处理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椎管麻醉法行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法,观察组采用膀胱挤压排尿法帮助其排尿。观察两组患者排尿缓解/解除情况以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缓解/解除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40min内首次排尿时间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排尿法和膀胱挤压排尿法均可应用于改善椎管麻醉术后患者的尿潴留情况,相比而言,膀胱挤压排尿法缓解/解除椎管麻醉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的患者的尿潴留情况更有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挤压排尿法 诱导排尿法 椎管麻醉 术后尿潴留
  • 简介:挤压综合征是创伤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70%。笔者所在科室在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17例挤压综合征患者,经及时急救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结果。现将急救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创伤 挤压综合征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1、目的通过5例伴有距骨后突挤压的跟骨骨折治疗分析,提高临床诊治能力。2、方法男3例、女2例,高空坠落伤2例、高处跳下受伤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法复位,恢复跟骨外形,恢复距骨后突与跟骨体之间解剖关系。夹板外固定;局部外敷中药,口服中药育骨散、接骨汤,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配合康复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治疗3—6个月。3、结果随访4---12个月。随访观察疗效良好,功能评价优良率100%;4、结论伴距骨后突挤压的跟骨骨折,临床少见;治疗应分析相关因素,手法复位,恢复跟骨外形;恢复距骨后突与跟骨体之间解剖关系是关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析 手法复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6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挤压子宫前后壁对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A组在剖宫产中实施将子宫托出腹腔挤压子宫前后壁,B组按常规处理。结果A组在产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挤压子宫前后壁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产后出血 挤压 子宫前后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后臀裂挤压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预防措施,避免挤压伤的形成。方法对科里发生的4例臀裂挤压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结果科内发生的4例挤压伤患者已痊愈出院,科内再无挤压伤发生。结论科里对术后患者易发生臀裂挤压伤得以重视,制定出护理措施,避免挤压伤的形成,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压疮 挤压伤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修复过程中股前外侧肌皮瓣的应用。方法应用带肌肉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20例手部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结果皮瓣成活良好,质地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疗效良好。

  • 标签: ? 股前外侧股前外侧肌皮瓣 挤压伤 深度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挤压推顶法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26例肱骨外髁翻转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3岁至9岁儿童,平均年龄(4.3±1.2)岁,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对其展开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4.9±3.2)天。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0.5~1年的随访,观察记录患者关节形态、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得出患者不良反应及恢复情况优良率。结果治疗前后评定结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挤压推顶法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挤压推顶 肱骨外髁翻转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患有寻常性痤疮的患者来说,粉刺挤压术和红蓝光照射的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理手段是粉刺挤压术结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后注意相关的护理工作。结果治疗一个月后,痊愈的患者有23例,占总例数的76.67%,显效的患者有5例,占总例数的16.67%,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总例数的6.67%,不存在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粉刺挤压术和红蓝光照射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寻常性痤疮患者来说效果非常显著,应该推广,并且在治疗中要注意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效果。

  • 标签: 粉刺挤压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 寻常性痤疮患者 疗效观察
  • 简介:挤压综合征是获救的地震伤员除创伤外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死亡率高达50%。多因地震、矿井塌陷、车祸等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引起。而挤压综合征通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far),我院本次所收治的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达5.43%,急性肾损伤达3.81%。对这些伤员,血液净化治疗是挽救其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血液净化治疗 地震 资源管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 群发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 标签: 种植 牙种植 骨挤压 骨引导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挤压伤致股骨干骨折引起的挤压综合征(CS)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后再灌注0 h组(CS-0组),CS后再灌注12 h组(CS-12组)、CS后再灌注24 h组(CS-24组),每组8只。CS组采用自制挤压器制作大鼠CS模型,利用4%多聚甲醛灌注0、12、24 h。采用苏木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情况,并采用试剂盒检测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糖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ax、Bcl-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形态损伤,表现为心肌纤维断裂、排序紊乱、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CS-0组、CS-12组、CS-24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S-0组、CS-12组、CS-24组心肌匀浆中MDA、LDH、IL-6、IL-1β、TNF-α水平及P65蛋白磷酸化均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CS后再灌注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并诱导炎症反应从而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肌细胞,心脏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挤压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评估其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定压、恒容标准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即采用自锁式尼龙扎带行大鼠右侧后肢近端加压捆扎阻断后肢血流,尼龙扎带宽度为5 mm,通过压力监测装置维持阻断压力在(300±20)mmHg。大鼠趾掌表现为苍白青紫、发凉,并经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验证肢体血流被成功阻断,即造模成功。给予大鼠单侧后肢血流阻断4 h,然后于不同再灌注时间(0.5、2、4、8 h)后收集缺血肢体腓肠肌、肾脏、肝脏、肺组织及血清标本(n=6/组)。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学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肝脏及肺组织学改变,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肢体缺血4 h后大鼠腓肠肌出现明显肿胀及淤血表现,Masson染色镜下可见腓肠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0.5、2、4、8 h)观察,腓肠肌损伤逐渐加重,局部肌细胞出现坏死,再灌注各组腓肠肌湿重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CK水平为(38.78±2.59)U/L,肢体缺血(4 h)组(621.97±98.77)U/L,肢体缺血-再灌注(0.5、2、4、8 h)组血清CK水平分别为(9 400.25±1 051.30)U/L,(6 312.27±3 056.83)U/L,(3 511.03±871.83)U/L和(5 509.55±675.1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5,P<0.05),肢体缺血-再灌注(0.5 h)组血清CK水平最高。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脏、肝脏和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和功能改变。肾脏出现肾小球大小不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狭窄,肾小球萎缩等变化。对照组血清BUN水平为(57.1±2.2)mg/L,肢体缺血(4 h)组(183.9±28.3)mg/L,肢体缺血-再灌注(0.5、2、4、8 h)组血清BUN水平分别为(400.6±22.8)mg/L,(396.9±20.5)mg/L,(371.8±64.4)mg/L和(644.5±10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2,P<0.05),肢体缺血-再灌注(8 h)组血清BUN水平最高。肝脏出现肝细胞水肿,汇管区小叶间动脉充血,肝血窦扩张、红细胞渗出,气球样变及小叶中央出血等改变。对照组血清ALT水平为(54.71±6.01)U/L,肢体缺血(4 h)组为(113.62±21.86)U/L,肢体缺血-再灌注(0.5、2、4、8 h)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68.92±14.56)U/L,(458.36±89.27)U/L,(436.39±55.85)U/L和(703.01±43.5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5,P<0.05),肢体缺血-再灌注(8h)组血清ALT水平最高。肺组织出现肺泡壁断裂,肺泡腔及间质内充血,气道闭塞,淋巴细胞浸润等表现。结论通过稳定压力和恒定受压肌肉容积建立的大鼠模型模拟了肢体急性挤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疾病状态,稳定性强,可重复性高,可用于肢体挤压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后续基础研究。

  • 标签: 四肢 骨骼 再灌注损伤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