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曲面重建成像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阑尾炎的患者98例,均行CT增强检查并经曲面重建成像后处理。比较CT增强、曲面重建成像对阑尾炎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显示情况。结果98例高度疑似阑尾炎患者经手术确诊阑尾炎76例(77.55%)。曲面重建成像对阑尾炎的诊断敏感度为94.74%(72/76),特异度为95.45%(21/22),准确度为94.90%(93/98),分别高于CT增强的75.00%(57/76)、63.64%(14/22)、72.45%(7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6、2.718、20.271,P<0.05)。曲面重建成像对外径增粗、阑尾穿孔、阑尾结石、回盲肠壁增厚征象的显示率高于CT增强(χ2=5.450、5.645、10.285、5.450,P=0.020、0.018、0.001、0.020)。结论CT曲面重建成像可有效提升CT征象显示率,可直观显示阑尾与周围结构之间关系,对诊断阑尾炎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探索社区建成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联。方法201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25~64岁常住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IPAQ-L)评估居民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居民环境步行量表简表(NEWS-A)评价社区建成环境主观感知。结果苏州市居民过去1周总体力活动水平M=3 610.42 MET-min/w,以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为主,交通、家务及休闲相关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与社区居民的总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OR=0.522,95%CI:0.329~0.830),场所设施多样性与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OR=0.701,95%CI:0.492~0.999),步行和自行车道设施与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OR=1.603,95%CI:1.004~2.559);交通安全与交通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OR=0.642,95%CI:0.416~0.990);住宅密度与休闲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OR=1.001,95%CI:1.000~1.002);此外,社区美观与舒适的主观感知程度越高,工作、交通、家务及总体力活动水平越高(OR=1.889,95%CI:1.176~3.033;OR=1.671,95%CI:1.120~2.495;OR=1.775,95%CI:1.143~2.756;OR=1.593,95%CI:1.079~2.350)。结论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设施、提高社区的美观和舒适程度对于增加居民体力活动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MSCT重建成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随机划分我院80例符合脊柱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X线检查)与观察组(40例,通过MSCT重建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颈椎、胸椎骨折部位的检出率更高,呈P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整合颅内肿瘤患者非正式照顾者的体验和感受。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颅内肿瘤患者家庭非正式照顾者的真实体验和内心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5月31日。筛选和分析后,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卫生保健中心针对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2017)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Meta整合。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共提炼出48个完整的研究主题,归纳组合形成3个综合的Meta整合结果和4个新的类别,3个Meta整合结果分别是照顾者经历了从确诊初期的震惊、悲伤、难以置信到心存希望,开始承担责任,学习成为照顾者的心理情感转变;照顾者的家庭角色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照顾者缺乏信息和照顾经验,缺乏社会支持。结论颅内肿瘤患者非正式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改变等问题应引起关注,社会及医疗工作者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对这一特殊人群面对的困境和挑战制定有效干预策略和相关卫生政策。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自身免疫紊乱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而产生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等。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胆汁淤积性肝病分别推出了诊疗共识,这是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迅速,有必要以更高的循证标准制定疾病指南,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和准则。2021年7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召开学术年会,会议期间举行了自身免疫性肝病指南撰写启动会。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于2021年12月首发于《中华内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