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建立能够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中随机选择80%为建模组,其余2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前列腺穿刺结果的数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PSA及其相关参数比较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选取资料完整且tPSA100ng/ml以下的患者纳入研究,共958例。其中建模组767例(tPSA4~20ng/ml者587例),验证组191例。在建模组中,将所有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独立的预测因素。将所有指标(包括fPSA)纳入回归方程,构建数学模型Y=-4.765+0.074×(年龄)4-0.057×(tPSA)+0.052×(fPSA)-0.029×(前列腺体积)。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PSA、f/tPSA和PSA密度。取Y=-0.076,即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本模型最佳临界值,预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6.6%、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76.3%。结论本预测模型与单独应用PSA及其相关参数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在不增加患者检查项目的前提下提高预测前列腺癌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妊高症分娩出血的有效方案,以为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分娩出血患者的治疗,其中40例在娩出胎儿后积极予以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40例在娩出胎儿后积极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作为研究组。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9.14±31.63)mL,产后24h出血量为(39.53±7.11)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04±42.74)mL、(59.47±8.94)mL(P<0.05);研究组中度妊高症与重轻度妊高症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属轻微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分娩出血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地塞米松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兼顾控制产后出血量与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高血钾诊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有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结合其血清K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有高耸直立、双肢对称、基底部变窄的“帐篷样”T波,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增高,出现P波振幅降低或者消失、P-R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宽、R波振幅减低、S波加深、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出现室内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其中有窦性心动过速患者4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室传导3例,心房纤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进行血钾纠正之后窦室传导、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都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心电图对于高血钾临床价值高,其操作简单,能够快速诊断高血钾,对于高血钾症预后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高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1,SIRTl)对高糖高脂培养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isletendothelialcells,I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合成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小鼠SIRTl基因重组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IEC后以高脂或高糖高脂处理48h。高脂组以0.5mmol/L棕榈酸处理;高脂高糖组以33.3mmol/L葡萄糖+0.5mmol/L棕榈酸处理。应用Westem印迹法检测SIRrll基因转染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eNOS的基因及蛋白水平;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NO的水平。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高脂培养IECeNOS基因及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高脂高糖环境下,eNOS的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高表达SIRT1不仅可升高高脂培养内皮细胞eNOS蛋白表达,且可升高高脂高糖培养内皮细胞eNOS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于正常对照组,高脂培养使内皮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下降,高糖高脂培养使内皮细胞NO水平进一步下降,高表达SIRT1不仅可升高基础状态下内皮细胞的NO水平,且可升高高脂、高脂高糖培养内皮细胞的NO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可改善高糖高脂培养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eNOS表达及活性,使内皮源性NO分泌增加,因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在糖尿病的药物开发、基因治疗及胰岛移植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简介:目的观察威海高渗盐温泉治疗膝关节伴半月板Ⅰ、Ⅱ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MRI诊断为Ⅰ、Ⅱ级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127例,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超短波+高渗温泉浴治疗。用超短波治疗仪选低热量或温热量于受累关节对置法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4h后再以38~42℃水温的威海高渗盐温泉浴全身浸泡,每次浸泡30min;对照组仅以超短波同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为连续10次(d)。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对以上两组病例分别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计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7.34±3.38)和(77.16±6.9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47.78±3.62)和(64.29±5.52),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结论高渗盐温泉浴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伴半月板Ⅰ、Ⅱ级损伤,其疗效优干单用超短波的治疗,显示出该温泉浴独特的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盐和纳米银抗菌凝胶在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面愈合中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科门诊换药的40例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盐和纳米银抗菌凝胶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性凡士林油纱布换药。分别观察与评价两组患者创面周围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时创面疼痛程度、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三种观察项目评价系数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美盐和纳米银抗菌凝胶在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可从不同临床干预路径出发,具有抗炎、消肿迅速,对促进创面愈合起到殊途同归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术后慢性疼痛独立危险因素,并运用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通城县人民医院住院腹部手术6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验证评估模型判断能力。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手术后慢性疼痛134例,罹患率2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焦虑,未婚,手术时间长,术后不满意,上腹部手术,住院天数长是腹部手术手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发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77.71%,特异度为93.32%,总正确率为78.49%。结论术后焦虑,未婚,手术时间长,术后不满意,上腹部手术,住院天数长是腹部手术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腹部手术患者是否发生CPSP。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待时间,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医院输液室的输液护士配置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门诊输液室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等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输液护士配置数量.结果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为0.60~1.00(0.82±0.19)ρ,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侯时间为2~60(13.28±9.31)min,门诊输液室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3名和2名输液护士较为合理.结论利用排队论模型可以较好地优化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针对性预防ICU护理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理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抽样调查365名贵州省三级医院ICU护理人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评估,构建护理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要求,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支持系统、患者因素四项外在因素对护理风险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749、-0.247、-0.206、-0.182。护士基本素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协作能力四项内在因素是影响护理风险的中介环节,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342、-0.178、-0.052、-0.046。结论护理风险的发生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管理者需要加强外因建设,通过外因影响内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减少ICU护理风险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中筛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中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奇、偶数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管理组,共计有35例患者,并给与患者传统管理方式,在护理后借助问卷调查以及回访的方式,调查护理满意度;另一组为风险管理组,同样为35例患者,给予本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待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总满意例数有33例,总满意度为94.28%,传统管理组仅有23例,总有效率仅达到了65.71%,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传统管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7.14%,而风险管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1.42%,风险护理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传统管理组低,并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此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