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棉花纤维制备的纤维素微晶为碳源,采用水热还原制备了Ag@C壳核结构纳米颗粒,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Ag@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外壳是碳层,内核为纳米银颗粒。最佳的制备条件是,180%反应15h,pH=1-2,纤维素微晶的浓度为0.083g/L。讨论了碳包银核/壳结构的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还原法 纤维素微晶 核/壳结构 纳米颗粒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PLC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尤其在电力和化工行业。本文介绍了通过 PLC控制技术完成循环流化床锅炉 SNCR脱硝系统的自动运行的原理、方法、控制逻辑等。

  • 标签: SNCR脱硝 控制系统 PID 调节阀 NOX浓度
  • 简介:摘要: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火力发电站脱硝系统,由于尿素热解制氨在其安全方面的优势(相较于液氨),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燃煤电厂脱硝系统中。但尿素结晶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所有的尿素热解制氨装置(热解炉或尿素喷嘴)。结合2015年新疆蓝山屯河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实际运行中的SCR尿素喷嘴出现结晶的经验,着重分析结晶产生的不同原因,并对部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晶样品成分,探讨预防SCR尿素喷嘴结晶的对策,对尿素喷射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出理论上有效的方法,以期能提高目前SCR尿素脱硝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在SCR流程脱硝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因磷酸铁锂的电子导电率低以及锂离子的扩散速率不理想阻碍了其工业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因此合成LiFePO4复合改性材料以增强其电化学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碳热还原,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出颗粒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的LiFePO4/C正极材料。本文还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和过渡金属盐类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及其研究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等情况。

  • 标签: 比容量 电子电导率 扩散速率 充放电比容量
  • 简介: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G0),并制备了氧化石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C)层层自组装薄膜,用联氨对组装后薄膜中的GO进行原位还原,从而制得化学转化石墨烯/聚电解质薄膜.结果表明:先组装后还原方法可以克服先还原后组装方法中还原GO时形成团聚导致的原料损失,还原对薄膜结构影响不大,所形成的复合薄膜是均匀的、牢固的.

  • 标签: 化学转化石墨烯(CCG) 层层自组装 原位还原
  • 简介:随着甲醇市场的红火,由合成氨厂上马的甲醇装置越米越多,单装置的能力也越来越大,随甲醇合成塔的直径的增大,每次用催化剂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了。这样除了低压甲醇厂对催化剂还在用低还原外,中压、高压的联醇装置或单醇装置有氮气源条件下,行业里可能已很少再用低还原方法了,但由于对甲醇合成铜催化剂性能认识的不一致,因此各家制定的高还原的方案差异很大,

  • 标签: 高氢还原 铜催化剂 甲醇市场 甲醇合成塔 甲醇装置 催化剂性能
  • 简介:采用高频超声波发生器生成硝酸银气雾滴,然后用氢气还原硝酸银制备纳米银粉。研究前驱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粒径、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在200℃的氢气气氛中,以硝酸银为原料制得的纳米银粉中含有氧化物。当反应温度超过200℃时可以制得纯银粉;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得样品的晶粒尺寸为29~47nm。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粒径有明显影响。随着前驱体浓度的增加,所得纳米粉末的晶粒尺寸增加。SEM观察表明,产物银粉呈球形,粒径为210~525nm。反应温度和前驱体浓度对产物粒径有明显影响。

  • 标签: 银粉 纳米晶材料 气溶胶工艺 氢还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系统地研究了还原重量法测定海绵钯灼烧损失量的条件,考察了非金属杂质元素含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将本法结果与热重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1-2g样品,还原分段升温至800℃,重量法测定海绵钯中0.0019%,0.0142%,0.0302%和0.0694%灼烧损失量的极差、标准偏差(s)、相对标准偏差(RSD)和重复性限(r)分别为±0.0005%-0.0028%,0.0001%-0.0007%,1.0%-5.2%和0.0003%-0.0020%。灼烧损失量主要由氧、氮含量组成,碳含量对其影响忽略不计。方法结果准确、精密,且与热重法的分析结果吻合,能够满足99.90%-99.99%的海绵钯产品的分析要求。

  • 标签: 海绵钯产品 灼烧损失量 氢还原重量法
  • 简介:建立了还原重量法测定三氯化钌产品大样中钌含量的新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测定条件,结合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氯化铵纯度考察了杂质元素对了分析结果的误差影响.结果表明,钌含量为0.3~0.6g的三氯化钌与5~7g氯化铵能完全形成(NH4)2RuCl6配合物,于约100℃烘干水分、350℃分解铵盐、750℃还原为海绵钌和105℃干燥水气的条件下,测定3.94%,5.88%,7.32%,9.47%,10.84%和12.93%含量的钌,极差、标准偏差(S)、相对标准偏差(RSD,n=22)和重复性限(r)分别为±0.01%,0.0030%~0.0050%,0.0369%~0.0761%和0.008%~0.014%.样品加标回收率99.96%~99.98%.方法的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且与YS/T562-2009标准分析方法的吻合.

  • 标签: 三氯化钌产品 氢还原重量法
  • 简介:研究不同温度下,并流和分步加料方式对葡萄糖还原制备的氧化亚铜形貌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并流加料制备氧化亚铜,其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与之相反。采用NaOH和C6H12O6溶液并流加料方式下,所得氧化亚铜为晶粒直径10~30nm的规则球形颗粒,反应温度对形貌影响不大,且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下,50℃所得氧化亚铜颗粒形貌为类球形;随温度升高逐渐转变为立方堆积体,但颗粒粒度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标签: 加料方式 氧化亚铜 形貌 制备
  • 简介:《十二表》是现代西方公法和私法的重要源头。它制定于远古地中海地区公有制和私有制并行实验的历史时期,最终采用了私有制路线。一旦制定,就完成了习惯的成文化,造就了平民和贵族在接近法律上的平等,成为罗马的法学的基础。但时代的进步造成该的一些规定过时,最终于公元前390年在高卢人的入侵中灭失。尔后,它存在于后世作家对它的引述中。近现代许多学者为还原《十二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较好的还原方法是把该的条文与还原它依据的史料同时展示。

  • 标签: 《十二表法》 罗马公法 罗马私法 罗马诉讼法 十人委员会
  • 简介:《十二表》是现代西方公法和私法的重要源头。它制定于远古地中海地区公有制和私有制并行实验的历史时期,最终采用了私有制路线。一旦制定,就完成了习惯的成文化,造就了平民和贵族在接近法律上的平等,成为罗马的法学的基础。但时代的进步造成该的一些规定过时,最终于公元前390年在高卢人的入侵中灭失。尔后,它存在于后世作家对它的引述中。近现代许多学者为还原《十二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较好的还原方法是把该的条文与还原它依据的史料同时展示。

  • 标签: 《十二表法》 罗马公法 罗马私法 罗马诉讼法 十人委员会
  • 简介:以CuS04·5H2O和NaOH为原料制备0.1mol·L-1CuS04溶液和4mol·L—NaOH溶液,采用沉淀法制备Cu(OH)2纳米粉末,然后分别在200℃,500oC,900oC温度下分解Cu(OH),得到不同粒度的氧化铜粉体.在氢气中,以15oC·min-1升温速率,用SDT2960SimultaneousDSC-TGA差热一热重分析仪测定TG-DTA曲线,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铜粉体的形貌近似为球形,粒径分别为50,150,400nm;DTA峰值温度分别为258.90℃,279.17℃,364.80℃,随粒径的增大而提高;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3.39,461.54,534.80kJ·mol-1,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频率因子分别为1.15×10^18,2.49×10^45,2.54×10^45,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反应级数分别为1.16,1.15,1.03,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少.

  • 标签: 氧化铜 粒径 动力学 氢还原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涉及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知识较多,因而了解其常见的判断方法非常重要。其理论知识零乱、抽象、难懂,尤其是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知识虽零散,但仍有规律可寻,现将常见的判断方法归纳如下:

  • 标签: 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 物质 “八法”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教材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遵循电子得失守恒的原则,即同一反应中,物质失去(或吸引)电子的总数与物质得到(或偏离)电子的总数相等。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蕴含的这一规律,可以高效快捷地解决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问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活地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守恒法 妙用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物质
  • 简介: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站在一个高台上,既知道创作的方法,也知道审美的方法,还知道解读的方法,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多彩世界。

  • 标签: 孙绍振 还原分析 解读方法
  • 简介:〔摘要〕本论文论述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翻转学生思维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这一新词语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思考,颠覆课堂必须先翻转学生的思维,品图激趣扭转学生思维定式,教师的每一张图片都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否将文本中的文字想象成画面,将画面还原成书中的文字,进而把握文本知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品图激趣扭转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摆在了语文教师的面前。

  • 标签: 〔〕课堂教学还原文字翻转思维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