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考察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的影响。方法 以56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28例,常规护理辅助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考察。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水平相当(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内的患者采取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ICU护理中运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文随机择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进行实验探索,时间选自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并借助抽签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研究组(32例,采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指标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运用到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患者临床治疗舒适度,切实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传染科的日常护理,并就其能够起到的护理成效进行探论。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参与到本次实验研究中,100例患者均为传染科患者。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来进行传染科护理过程中非语言沟通技巧使用的优越性分析。因此需要划分两个组别,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运用,观察组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来进行强化护理,对照组通过语言沟通来进行护理。这两组患者均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进行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强化运用,有助于提升传染科患者的病症护理效果,相应患者也能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更为良好的护理体验。结论:经过对照研究发现,进行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加强使用是很有必要的,能够让患者的心态发生明显的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从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 120 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其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以及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护理,对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了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83.3% 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p < 0.05 。 结论:在传染科中对患者加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护理方法患者能够得到更好质量的护理并且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在传染科护理中对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观察试验,确定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了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运用了非语言沟通技巧,而常规组采用的是以往的语言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护理指标、患者配合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实验组,患者重视程度、专业操作、护理舒适度等打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理配合度实验组护理前为(3.24±0.49),护理后为(5.97±2.98),常规组分别是(3.19±0.51)与(4.15±2.32),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要优于常规组。结论 在传染科护理中,运用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语言性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观察组患儿在语言性沟通基础之上实施非语言性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哭闹次数、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服药依从性、哭闹次数、住院时间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过程中在语言性沟通之上实施非语言性沟通不仅减少患儿的哭闹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提高了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和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性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儿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儿实施语言沟通为主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儿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92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未见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患者中,62例满意,24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护理操作时,实施非语言性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为了解护理人员与老年住院患者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应用,为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非语言性沟通问卷对12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评前3位使用的技巧为: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采用手势辅助表达;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的人际距离合适;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身体姿势合适。护士自评后3位使用的技巧为: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会触摸患者;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有目光接触;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的沟通时间合适。5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护士比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护士的沟通能力强。结论护士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使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能力存在差异。